相信很多妈妈在宝宝满月或者42天体检的时候都会关注到体重的问题,体重的增长直接影响着妈妈哺乳的信心,如果医生说你的宝宝体重长的少,不达标,你一定会怀疑自己奶不够或者是宝宝喂养的不好,心里就会非常的焦虑,想尽一切办法都希望宝宝能快点长胖起来。
那么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早期的体重增长确实和宝宝是否吃饱有紧密的关系,但是妈妈们也要明白,并不是体重增加的越多越好,适度的体重增长才是宝宝健康发育的表现。新妈妈一定都关心一点,就是到底长几斤才叫合适呢?其实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轨迹,我们要明白每个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妈妈们要学会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曲线,而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体重增长的绝对值上。
我们先要了解的一件事就是宝宝出生后会经历一个生理性的减重过程,无论妈妈采取何种喂养方式,在出生后的几天内,宝宝的体重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平均来说会下降5%-7%,这是因为新生的宝宝会有一些体液的流失,和胎便的排出。体重下降的多少取决于几个因素:
1,宝宝出生体重的大小。根据临床的观察,出生体重比较大的宝宝,损失较多体重的可能性要高一些。
2,宝宝自己维持体内液体的能力。简单说,有些宝宝在产后会非常快的排便排尿,即使没有开始进食也会排泄,这样的宝宝体重损失可能就会多一些。
3,宝宝的喂养情况。更早开始频繁哺乳的宝宝,体重损失可能会少一些,而较晚开始哺乳的宝宝,体重损失就有可能多一些。
4,产程当中的困难因素或一些病理生理原因。产程过程,有产伤或者一些并发症的宝宝,体重损失可能也会多一些。
新妈妈如果了解了宝宝会有减重的情况,那么最好能够记录下来宝宝胎便排净之后的体重数值,满月体检的时候,体重增加的量应该以胎便排净后的数值为起点。
喂养充足的情况下,健康的宝宝平均每周体重增加110-200克左右,测量体重的体重称如果不是精确到克的专业电子秤,可能会因为宝宝的姿势不同或者宝宝在称上面的蠕动而产生一些误差,所以妈妈们最好不要每天都给宝宝称体重,可能会给自己增加更多的焦虑,可以考虑一两周称一次或者一个月称一次,尽量选择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并且给宝宝穿相同的衣物,换干净的纸尿裤,以便得出的数据相对误差较小。记录下数据给宝宝绘制生长曲线,观察阶段性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符合自己的曲线规律。
一般来说,宝宝的体重增长趋势符合WHO的曲线图走势说明宝宝发育是正常健康的,并不是长的越快越好,如果曲线向下穿越,妈妈要警惕宝宝摄入不足,体重增长不理想,如果曲线向上穿越,则要考虑体重增长过快,宝宝的代谢负担可能会增加,也有可能会影响大动作的发育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