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了流感吧?
是不是最近也不敢带娃出门?
朋友圈还有人说今年EB流感十分厉害,十分钟就能进入体内!
听完是不是特别惶恐?
今年升级为EB流感了吗?
先来看看国家流感中心的监测周报:
“2018年第52周,我国大陆大多数省份已经进入2018-2019冬春季流感流行季节,且活动水平呈现继续上升趋势。检测到的流感病毒主要亚型是甲型H1N1,其次为A(H3N2)亚型,但也能检测到极少量的B(Victoria)和B(Yamagata)系。”
现在很清晰了吧,最新的流感病毒是甲型H1N1,根本不是EB流感。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医学上不存在“EB流感”,流感和“EB”根本是两码事。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EB属疱疹病毒,多为散发病例。
要说流感类型,有很多划分标准,现在我们知道的甲乙丙型,主要是根据根据核蛋白的抗原性分类: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又称A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又称B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C virus),又称C型流感病毒
至于10分钟就能进入体内,就更夸张了。就算接触同类型病菌,有的人容易被感染,有的人不容易感染,至于10分钟怎么计算出来的,也不得而至。而且感染的过程也比较复杂,人体各个部分都会出现“对抗”的反应。
你知道流感病毒是怎么进入宝宝体内的吗?
它又是如何被战胜的吗?
BBC出了纪录片—《人体的奥秘》里生动讲述了流感如何侵袭,宝宝的免疫系统分阶段对抗流感病毒的全过程。
罗恩患流感了
罗恩本来该上幼儿园,但有点不舒服,因为他感染了流感。
他的身体正在和病毒细菌战斗。
流感病毒从攻击罗恩喉咙喉部的组织开始入侵,但让他感觉不舒服的,不仅是病菌,而是免疫系统。
开始战斗—发烧
37℃ 的正常体温是适合病毒繁殖的最合适温度。
为了阻碍病毒繁殖,罗恩的免疫系统会让体温升高几度,这样病毒感染的速度就会变慢。于是,他发烧了。
与此同时,体内大量的吞噬细胞汇集到受感染的地方,但它们不是来和病菌战斗,而是让自己被感染,然后,同归于尽!(好感动~)
它们堆积起来,就形成了鼻涕。
这时候免疫系统排出杀伤T细胞出击,它们的目标是被病毒感染的喉咙处的细胞,在体内消灭它们。
但这种方式,会有代价,罗恩就会表现为嗓子疼、咳嗽的症状。
如果病菌还未被击败,这时候免疫系统会排出另一位具有杀伤力的武器—Y形抗体,它们覆盖在病毒表面,让病毒粘附在一起。
这样就可以一举歼灭所有病毒了。
这时候罗恩就会慢慢感觉非常舒服,恢复正常玩耍。
流感的护理方法
根据上面的解释,你应该也明白,在从感染到自愈这个过程中,身体是怎么运作的。这样是不是也能理解宝宝在感染后出现的各种症状?
其实,流感是自愈性疾病一样,大部分人得了流感持续几天到几周也多能自愈。
但流感更容易出现并发症,比如肺炎、支气管炎。特别是---2岁以内的宝宝,65岁以上的老人,孕妇,以及有心肺功能不全、哮喘、糖尿病、肝肾有问题的人,得了流感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也比较大。
爸爸妈妈担忧并不是不无道理。
所以,很多人都屯了“奥司他韦”之类的药物。
在流感感染早期,使用奥司他韦类、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药物,可以缩短症状持续时间,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但并不意味着,一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情况,爸爸妈妈可以自己马上给宝宝用药。
而且,关于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分,其实比较难,很难通过简单的科普,或对应的症状,让爸爸妈妈看完后就能给宝宝用药,需要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综合判断。
所以,爸爸妈妈只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出现症状后时刻观察宝宝的情况,对症用药。其实,没有出现并发症之前,除了抗病毒类药物(奥司他韦),其他护理方式一样。
出现并发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想要预防流感,就得经常开窗换气,打流感疫苗,勤洗手,增强免疫力,防止病从口入。
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因为流感病毒很容易变异。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对于流感疫苗接种最详细的指南是在2014年发布的,在当时的那份指南里,对这个问题的意见是:
如果宝宝去年接种过一剂,今年也是建议接种的。
而抗病毒药物,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但不能代替疫苗。而且是处方药,只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