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的男孩咘咘,一觉醒来就烧起来了,慢慢的,体温越来越高,一测,竟然达到了39度!
妈妈赶紧抱着咘咘去了医院,医生开了对乙酰氨基酚,让妈妈在家好好护理,可能是病毒性感冒。
(图片源自网络,与故事无关)
妈妈给咘咘服下退烧药后,慢慢的,咘咘体温一点一点降下来了。
没想到,退烧药药效还没撑足4小时,妈妈就感觉咘咘身体开始发烫,一测,烧到了38.7度,咘咘状态又很差,凭借做母亲的直觉,妈妈感觉这次咘咘病得有点凶,赶紧带着退烧药,带咘咘再次去医院检查。
医生看完后,给咘咘开了布洛芬,交代妈妈,必要的时候可以交叉服用,回家观察,注意护理。如果还是不行,再来看看有没有细菌感染。
(图片源自网络,与故事无关)
妈妈回家精心护理了咘咘两天,咘咘的状况时好时坏,而且背上也起了很多红疹子。她记得咘咘6个多月时患过幼儿急疹,但那时候高烧都退了才长疹子,现在还在发烧,也会起急疹吗?
(图片为川崎病表现,与文中故事无关)
咘咘妈想去医院,但又怕白跑一趟,于是带着这个疑问,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她具体描述了咘咘的状态,还拍了一张照片,非常急切问章医生:不知道这是不是幼儿急疹,需要去医院输抗生素,还是等它自己恢复呢?
章医生当时看到这条留言,也特意给我们提到过这件事,发烧过程中起疹子,很可能是川崎病,如果家长还在咨询的话,得赶紧让她带孩子去医院确诊,如果是川崎病的话,抗生素就没有效果。
川崎病是什么?
“川崎病”疾病的名字颇具日本特色,因为它在1967年被日本医生川崎富作率先报道,所以以医生名字命名“川崎病”。
(图右为川崎富作先生)
在世界范围内,日本川崎病发病率居首位,其次为韩国,中国居三位。
一般川崎病很少发生在6周~6月左右的宝宝。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000~2004年,北京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49.4/10万,发病年龄5岁以下占到了87.4%,男宝宝更容易发病,男女比例是1.83:1。
川崎病是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风险很大,病因不明,典型的症状是持续时间较长,至少五天以上高热,而且对抗生素没有反应。
川崎病的危害?
川崎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并发症让闻风丧胆。
根据英国NHS(英国国家医疗系统)介绍,大约有5%的川崎病可能产生心脏相关并发症。病程第1~6周可能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律失常、心内膜炎,少数可有心肌梗死的症状。冠状动脉损害多发生于病程第2~4周,但也可能发生在疾病恢复期。
川崎病前期治疗效果很好,但是,因为这种病的表现,通常会被误诊为感冒,很容易耽误治疗时间。
怎么判断是不是川崎病?
1、发热
大多没有什么原因,突然出现高热(大于39度),最高温度可超过40度,一般只能用退热药退烧,体温短暂下降后又会再次升高,有的热退1~2天又会升高,平均发热的时间11天左右,长的可达3~4周。
抗感染治疗没有效果,即使不治疗,很多宝宝体温会在发热1~2周最有下降正常。
2、皮疹
身上某些部位或全身出现皮疹,通常来说,尿布接触区域会更严重,尤以6个月以下的孩子。(发烧过程中)
3、急性期手掌、脚掌明显红肿,恢复期指甲下和皮肤交界处出现脱皮,指甲有横沟,重者指甲亦可脱落。
4、嘴唇红、肿,或舌头呈草莓色(鲜红、隆起)。
5、眼睛发红、发炎,特别是巩膜最为严重(白眼球的部分),约在起病3~4天左右出现,没有脓性分泌物,退热后就会消失。
6、单一淋巴结肿大,尤其以颈部一侧为主。
7、烦躁或倦怠,患有川崎病的宝宝往往比平时更加烦躁不安或无精打采。
川崎病会传染吗?
川崎病没有传染性,这一点可以放心。
川崎病后不能接种活疫苗
如果及早确诊,可以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降低宝宝冠状动脉受损的风险。
发病10天内大剂量丙种蛋白,给药48小时内高烧就能退下。
注射了丙种球蛋白,可能会影响常规活病毒疫苗的接种安排,比如水痘疫苗和麻腮风三联疫苗,但是包括流感在内的所有灭活疫苗可以按时接种。
除了丙种球蛋白,还需要口服阿司匹林,在第一期大量服用,恢复期逐渐减少用量,直到可以停药为止。
轻微疾病不能服用阿司匹林
对于川崎病来讲,阿司匹林是恰当的治疗,但不要随便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患有轻微疾病的儿童,因为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的严重疾病。
瑞氏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死亡率高。
本病是儿童在病毒感染(如流感、感冒或水痘)康复过程中得的一种罕见的病,以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为重要病因。
广泛的线粒体受损为其病理基础。瑞氏综合征会影响身体的所有器官,但对肝脏和大脑带来的危害最大。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很快导致肝肾衰竭、脑损伤,甚至死亡。
川崎病需要复查
宝宝患过川崎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年都需要进行复查,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
写在后面:
虽然川崎病治疗方法很复杂,后续护理也有相应的标准,但作为父母,我们只需要知道,当宝宝出现连续五天高烧不退,出现草莓舌,身上长满疹子,我们就得考虑是不是川崎病,在就诊时也可以有的放矢告知医生宝宝的状况。
真正了解科学育儿知识,不是为了增加你的恐惧及焦虑,而是我们能评估真实的风险因素,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