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书写对联,增添新年氛围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为了此次过年,我便开始里里外外的忙碌置办年货等等物品,为了新家第一个年头,好好图个喜庆热闹一番。 不久前正遇上伊丽莎白春联活动,心动一把过了过瘾,儿时的练笔记忆逐渐复苏。今天在家也握笔一场,满心欢喜写下对联,赠予亲人更具意义。在过往儿时的回忆中,每次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这也是迎接新年的第一个标志。 说到对联大有讲究:关于对联的起源,可谓众说纷纭。它的源头,基本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一般认为,对联的前身是“桃符”。而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用吉祥话代替两位神仙的名字,用普通木板(或红纸)代替桃木板,才完成了对联的演变。 现在我们书写对联要从意境上区分,下联的意境一般比上联的意境深刻远大一些。而且要从平仄上区分,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现代汉语中的三声和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声和二声)。 更要注意的是,贴春联时的贴法:这要从古时候崇尚的方位说起。我们中国古代多以“左”为大位。所以对联的上联应当在“左”边。这里指的左边,是指背对门脸的时候,以对联自己的位置为标准。如果以看对联人的位置为标准,即面对门脸的时候,就是右边。这里以对联为方向暂称。 中国的书法文化,是一种中国人的人文情怀。它不仅能够提升人的素养还能修身养性,而且亲自书写,对联的魅力和美感便能别具韵味和意义。今天我提笔啦,如图所示:
当我们在运笔的过程中,就能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静谧的时光也能陶冶情操,我便专注于此,感受纸与笔墨的融合,传达对新年美好的期许,让这个新春更具风味记忆绵延。 最后祝大家身体棒棒,生活越来越好。愿新的一年诸事顺利,不忘初心,舞出精彩人生。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