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在宝宝生病的时刻手忙脚乱,恨不得马上带宝宝去医院打点滴输液,但是你绝对想不到这样处理宝宝的生病,有可能会给宝宝带来致命的伤害。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长过分依赖于输液,类似于发烧这些日常疾病,不是非得要通过输液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殊不知,给宝宝输一次液等于做了个“小手术”。静脉输液是公认较为危险的给药方式,一般来说,如果宝宝在肠胃功能正常,口服药物应该是第一选择,只要宝宝出现了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或者是非常紧急的急性病等情况时,才应该选择静脉注射治疗。
宝宝不必输液的情况:
1、病毒性感冒、细菌性感冒:一般不需要输液,按时吃药、多喝水、多休息,随时监测体温。
2、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度以下,精神状态好。
3、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者。
4、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5、手足口病或疱疹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气血不高者。
出现以下情况才需要输液:
1、 严重的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肺炎、脑膜炎、猩红热、阑尾炎等。
2、 脱水比较严重:比如孩子肠胃不舒服,腹泻和呕吐都很严重,又吃不进去东西,为了避免脱水严重,这时候需要输液。
3、 哮喘发作:宝宝的哮喘发作情况比较紧急,如果不及时用药,有窒息的危险,此时可能需要立即向身体内注射一些平喘的药物。
4、比较紧急的疾病:比如喉炎,喉炎的发病比较急,需要尽快向身体内输送一些抗生素或者激素类的药物,以避免情况恶化。
5、比较严重的皮肤过敏:比较严重的皮肤过敏,会让患者觉得全身奇痒,非常难受,这时候需要输液帮他立即缓解症状。
6、需要抢救的紧急状况:比如患者昏迷或者伤情比较严重已经吃不了药,在他入院时就会给他扎上输液的针头,这是给患者注射药物或者营养的通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