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学琴,妈妈骄傲地说,全厂就只有她一人给娃学琴,可谓是前无古人,开天辟地。
为了学琴,全家省吃俭用,每月颤抖着拿发皱的票子孝敬老师,生活过得紧巴巴。
而现在,仿佛每家的孩子都在学琴,物质条件已经今非昔比。但和我小时的得来不易相比,现在的小孩似乎得之太易,所以学琴有了新的问题–如何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如果在枯燥的练习之后,还能义无反顾地把琴学好,学深?
和任何一样技能一样,学琴需要的是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对一个问题的不停探索,对自身不足的充分认识,以及克服困难的决心。
虽然很难,但家长们可以这样想:还有什么比小时候就明白收获必须付出,不断进取,精益求精更宝贵的精神财富呢?
哪怕单为了这点,学琴也是对人生很好的一种锻炼吧。更何况,让音乐成为伴随一生的爱好和修养,实在是人生一件快事。
我们大人都有沮丧烦恼,生气委屈的时刻,想象我们的孩子,长大后要是能在不开心时抚琴一曲,所有烦恼顿时烟消云散,岂不是美事一桩!
◆ ◆ ◆ ◆ ◆
幼儿学钢琴:几岁开始?
那怎么开始学呢?首先,我觉得学琴不宜太早。孩子太小,手指还未能充分用劲,对手指发育未免负担太重。
而且太小的孩子在接受力学习力领悟力上,不能和稍大孩子相比,花的时间多,效果也未必很好。
所以我提倡孩子学琴,不宜早于五岁,最好是五岁半六岁再开始也不晚。有研究表明,国际钢琴大奖的获得者,几乎没有早于五岁开始学习。
◆ ◆ ◆ ◆ ◆
学习乐器之前,先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那么,在五岁之前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其实有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我们可以在五岁之前去做,而且这对于以后的进步也十分重要。那就是培养音乐性(Musicality)。
有人认为,宝宝天生便具备鉴赏音乐的能力,所以提倡在娘胎里便开始听好的音乐。出生之后,也要坚持给宝宝听高质量的音乐,这样对于他们而言,音乐从一开始就是美妙的。
每天一小会儿,放着音乐,让音乐成为一种宝宝玩耍时的背景,久而久之,积累成宝宝大脑里的印象。
当宝宝2-3岁后,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欣赏音乐,用看演奏会代替看动画片,或是带宝宝去参加音乐会等。
古典音乐或是是舒缓的轻音乐、有节奏的经典爵士或蓝调,或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乐器的演奏都可以。每天十五分钟,相信宝宝们会从中获益良多。
其实现在家长确实也放音乐,但可能多以儿歌为主。我建议在儿歌的同时,放些其他的器乐演奏,比如钢琴,小提琴等等。
到了三四岁,便可以欣赏更多的音乐,家长可以有意没意带孩子去听音乐会。音乐会不单单指交响乐团等的演出,可以是地区青年乐团的汇报演出,可以是当地学校的音乐节,可以是当地的音乐课(唱歌跳舞的这种),可以是儿童音乐剧,街头音乐演出,等等,所有跟音乐有关的活动都可以。在伦敦有很多这样的活动。几个小朋友结伴而行,一起去,回家路上家长商量着,啊呀,那个萨克斯好好听啊,如果我小时候能学习就好了!对小朋友们也会有促进作用。
然后可以转向以后想要学习的乐器。如果想学钢琴,就多听多看钢琴演奏,同样,想让孩子学其他乐器,也要多听多看其他乐器的演奏。这样听多了看多了,孩子自然能意识到哪个好听,这些记忆都会留在宝宝的潜意识中,对于将来的钢琴学习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外,我们可以去报名参加一些以培养兴趣为主的大课。很多小朋友在一起,一边玩一边看老师弹奏,自己也可以参与,玩多于学,是这个年龄小朋友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伦敦有些音乐学校有这样的大课,还有一些针对宝宝的音乐熏陶课,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方式。
等到小朋友们兴趣十足,缠着爸爸妈妈给学某种乐器时,这就是最好的时机。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开始学习了。
◆ ◆ ◆ ◆ ◆
如何为孩子找到适合的乐器
如何为孩子找到适合的乐器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哪些乐器吧。
先说中国乐器。吹奏类乐器比较流行的是笛子,箫,葫芦丝;弹奏类的是古筝,琵琶;拉奏类的有二胡,京胡,板胡;打击类有扬琴,锣,鼓等等。
西洋乐器学的比较多的是:键盘:钢琴,手风琴,管风琴;拨弦类:吉他,竖琴;木管类:单簧管,双簧管,长笛,口琴,巴松,萨克斯风;铜乐器:小号,长号,法国号,低音号,等等;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打击乐:鼓,锣,钹,等等。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