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理由:可以读也可以用来做游戏。书中那些简单的表情和动作,可以边讲边为孩子表演,亲子互动,乐趣多多。
阅读体验:讲《小鞋子,走一走》时,我用优妹的小鞋子做道具,表演书中蹦蹦跳跳、用脚尖咚咚敲地板的动作;讲《小手手,出来了》时,我一边讲一边拿件衣服和优妹一起做伸出头、伸出手、伸出脚的动作;讲《喝汤喽,擦一擦》时,我通过模仿“擦一擦”的动作,让优妹养成了饭后擦手擦脸的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起》,这本书特简单,我起初觉得无趣,优妹却喜欢。后来我发现,书中妈妈、宝宝连在一起,妈妈、宝宝、爸爸连在一起,这种画面传递出的一家人相互连接的情感,恰好满足了宝宝对于爱的本能需求。
低幼绘本方面日本做到了世界一流。直到今天,中国大部分家庭还没有形成“婴儿图画书”的概念,只是给0~3岁宝宝看一些认物类的卡片或挂图。幼幼成长图画书系列算是填补了这个“空白”。
同类推荐:《云娃娃》《小泥人》《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
★★★★★
推荐理由:情节简单,动物形象可爱,场景真实自然,能满足小宝宝的情感诉求,帮助他们建立基本生活习惯认知。因为有故事,所以能读到两三岁。
阅读体验:作者对小宝宝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可谓观察入微,《尿床了》和《谁哭了》细心捕捉到宝宝成长中的小烦恼;《我会穿短裤了》《拉??》《刷牙》《收起来》让宝宝看到独立完成一件事并没有那么难;《你好》《大声回答“哎”》《排好队一个接一个》真实再现了宝宝社交中经常出现的胆怯、害羞、犹豫、彷徨,给宝宝正向的行为引导。
优妹8个月大时开始看这套书,现在两岁多了偶尔还会点播。她很早就愿意帮我收拾玩具,愿意坐在小马桶上便便,和小朋友一起玩时能耐心排队,小熊宝宝的影响力功不可没。
同类推荐:噼里啪啦系列、米菲绘本
★★★★☆
推荐理由:注重自我认知的培养,引导宝宝认识“我是谁”,了解“我和他人是什么关系”。
阅读体验:《这是我呀》和《我的身体》帮助宝宝认识自己;《这是我的》帮助宝宝认识自己的生活物品;《我喜欢》《我爱吃》帮助宝宝了解自我需求;《我的好朋友》引导宝宝接触自我与他人的概念。宝宝们通过小猪的“眼睛”认识自己,观察自己生活中的东西,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认知自我,萌发自我意识。
同类推荐: “开心宝宝亲子游戏绘本”系列
1~2岁 用阅读提升表达力
此时孩子正处在语言发展初期,在阅读中多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与孩子一起讲故事,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表达能力。
★★★★★
推荐理由:巴巴爸爸一家每个成员颜色不同、爱好不同,阅读时可以问问孩子这是谁,变成了什么……是非常耐读的一套书。
阅读体验:很早就购入“巴巴爸爸”系列图书,完全是出于我的“巴巴爸爸情结”,满满的童年回忆啊!变化多端的巴巴爸爸一家,无论碰到什么困难都想办法解决,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动物,一家人相亲相爱。
优妹看这套书,做到了我小时候没做到的事——熟练说出整套“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伯巴巴贝尔巴巴布莱特巴巴布拉伯”,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碰到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尊敬和爱护大自然。
同类推荐:鼹鼠的故事经典版
★★★★★
推荐理由:英文阅读首选,其中有几本已经出了中文版。故事有趣,强调生活认知。书中信息量大得惊人,从一岁读到五六岁不成问题。
阅读体验:这套书内容丰富,小到认物,大到数字演算,还有很多好玩儿的故事和真实的生活场景描述。优妹从这套书里知道了小朋友在学校都做些什么、医生怎么给大家进行体检、消防员救火是怎么回事……其中有本书专门围绕数字讲故事,算是优妹的数字启蒙书。
在读这套书时,我对西方教育的脑洞佩服不已,全书没有任何说教,只有生活场景的真实呈现,细节之处又不乏小朋友都很喜欢的夸张与幽默。阅读不就应该是这样吗?开心地读,快乐地学,通过自己的体验归纳出生活门道。
同类推荐:幸福小鸡系列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