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宝宝说话晚的“元凶” 排除了听力障碍、智力发育障碍或发音器官发育异常等疾病因素外,宝宝不会说话、说话晚,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家长的错误教育方法与生活环境导致的,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 家长少言寡语或语速过快 宝宝学说话必须要有适当的引导,如果家长这方面的意识较差、不爱说话、和宝宝交流太少,又或是说话太快,宝宝听不清听不懂,没有给宝宝足够的示范与鼓励,那么宝宝开口晚、不爱说是必然的。 对宝宝有求必应 家中有了宝宝,大人肯定会细心照料,甚至宝宝一个眼神就知道孩子是饿了、困了、累了,还是想要便便了、想玩玩具了,然后马上给宝宝办得妥妥的。但这样对宝宝的语言发展并不利,因为你根本没给他/她表达的机会。而宝宝无需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自然会使学说话的动机受到抑制。 家长过于心急 有些家长教孩子说话没一会儿就不耐烦了,甚至会训斥宝宝:“你咋这么笨啊,这都学不会!” 要知道宝宝的心智远未发展成熟,小心灵更是脆弱敏感,若自己都没能给宝宝做出正确示范,还频频给宝宝施压,只会起反作用,让宝宝产生心理负担。尤其是一些心急的家长,这种情绪会导致孩子也跟着急,于是越急越说不出来... 嘲笑宝宝发音 很多宝宝刚开始学说话时,发音不标准(尤其是家中有人说方言的情况下),家长听到后便以此为乐,嘲笑宝宝,导致宝宝自尊心受到伤害,慢慢地也就越来越不爱张嘴说话了。 想要改变这种现象,家长就要尽量说普通话并放慢语速,那么宝宝听清了自然就能说准,也更愿意用语言来表达。 过早接触电子设备 随着智能手机、智能电子设备技术的迅速进步,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度逐步提高,停留在手机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导致宝宝从一出生就被各种电子设备包围,失去与家人之间的交流与应答。 所以,想要宝宝能够健康成长,首先“低头族”家长就要做出改变,减少宝宝接触电子设备的机会,控制宝宝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多多陪伴宝宝,和宝宝说话、读书,这样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才能健康的发展。 当然,除了以上讲到的5种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宝宝可能患有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虽然它的发生概率很小,但很小并不代表没有,家长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必吓唬自己。 如果宝宝只是开口说话晚,但能与人进行交流,比如可以目光对视、表情丰富、逗他也会正常笑,分得清远近亲疏的关系,这就是正常的。可如果情况相反,家长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