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敏认知的误区 误区一:混淆过敏和不耐受 家长要分清楚自家宝宝是不耐受,还是过敏,这两者不一样哦! 1 食物不耐受,是因为体内的相关酶缺乏,导致食物不能被完全消化利用,这些未被消化的食物刺激机体,从而使人体不舒服。 食物不耐受与摄入食物的剂量相关,吃的少没事,吃的越多,症状越重,如果发现孩子是这样的,那就是食物不耐受了,下次少吃点就行了。 2 食物过敏一般只要沾点,就会出现反应。如果孩子摄入某种食物后,出现了过敏反应;之后停止摄入这种食物,过敏反应消失;再之后,再次摄入这种食品,又出现了过敏反应。如果是这种情况,基本可以确诊为过敏了。 误区二:“以毒攻毒”治过敏 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过敏是不适应,多吃点适应了就可以了!小康君十分不推荐家长“以毒攻毒”,因为如果家长掌握不好会使过敏更加严重,甚至造成死亡! 如果反应轻微,比如口周红疹、瘙痒等,可以继续接着少量尝试,通常都会很快适应。 如果反应明显,发生眼或脸部肿、全身荨麻疹、腹痛呕吐等,那么就需要严格规避这种食物至少3到6个月之后再少量尝试,在规避期间一点也不要碰。如果3到6个月之后尝试还是过敏,就需要再等待3到6个月。 如果反应严重,引起呼吸困难、咳喘、甚至昏迷,应紧急就医,确定过敏原后要严格避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