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搬家,几个亲戚来帮忙。 他们休息时就逗儿子。 “你爸爸今天怎么没上班啊?” “他要搬家啊!” “那不搬家的时候,你爸爸也没有上班吧。是不是你妈妈比爸爸厉害些?” “我爸爸因为要带我,没去上班啊!但是他在家里上班,他每天要做很多事,还要看书,写东西。” “哦!那你爸爸挺厉害的!” “当然,我爸爸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爸爸,很多小朋友都看他的书。” 我在一旁紧张地听着。 因为回家带孩子,让很多不理解的亲戚朋友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的传统观念下的男人都应该去外边闯。 所以我带儿子在外边玩的时候,都得低调再低调。 当初我刚刚辞职回家带儿子的时候,也担心儿子觉得我是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 记得有一天他真的问我:“爸爸,为什么你不要上班,而妈妈要上班?” 当时我就一怔。 跟他说:“爸爸也上班呀!我在家里上班,我要回家带我的小宝贝呀!” “哦!”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个体,他们会不断地观察自己的父母。 所以在生活中我得让他看到我的努力和我的工作。 并且感受到我对他的爱,理解我工作的意义。 2 父母不能跟孩子哭穷诉苦,说自己养孩子是多么的不易。 这样只会让孩子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 但是父母的努力可以让孩子看到。 这不需要刻意为之,言传身教中能让孩子感受到。 我在累的时候,常常会想起小时候跟奶奶去干农活的样子。 那时候我俩清晨就出发了,因为只有早上才凉快。 然后翻地,播种。 到了日上三竿,有的人家才起床,但是我们已经干了很多活。 那时奶奶额角的汗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让我体味到劳动的滋味,苦中有乐。 因为到了秋天,我们会收获满满。 那时候我们家很穷,但是要强的奶奶没有诉苦,只是努力做事。 就是这样的榜样力量,鼓励我一路走来。 所以能吃很多同龄人不能吃的苦,也让我凭借汗水和付出抓住了很多人生的机会。 所以我一直注意自己在儿子面前的行为。 我们大可以玩的像两个孩子。 但对于生活的态度,为人处事的规矩,可不能马虎。 儿子常常问我,爸爸为什么要工作,不陪我玩? 我说爸爸每天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帮助了很多的人。 比如我们一起去仓库发书。 我会让他知道有一个跟他一样爱读书的孩子,在家里焦急地等待着书的到来。 比如爸爸读的书,爸爸想得东西能够跟大家分享。 就好像你有好东西也会跟朋友分享那样。 当他知道我工作的意义,甚至会主动帮助我。 帮我打包贴单,我读书或者工作时不打搅。 当然,我还是习惯在深夜写稿,这样白天有更多的时间让他来打搅我。 很多朋友说,你的事那么多,是怎么做完的? 其实,时间这东西,都是挤出来的。 带了孩子后,社交应酬活动几乎都省略了。 常常去的是菜市场、公园、河边、山上、游乐场,孩子堆里。 虽然是日复一日劳作不息,却又平淡如水,但我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挺好的。 能让我的心平静下来,能思考一些东西,能读一些书。 能好好地经营自己。 3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要先经营好自己。 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家庭的影响。 莫言提及自己的母亲,有一件事特别难忘: 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我们能看到大部分成才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些闪光的父母。 让他们闪光的不是金钱、名誉和地位。 而是人性的光辉,品德的高尚,为人处事的得当。 我发现儿子从出生后就观察我,模仿我。 特别是模仿我这个爸爸的行为动作。 记得小的时候,我常常在前面走,有时悄悄回头,发现他正在后面模仿我的步子和手插兜的姿势。 没有一丝刻意,而是很自然地为之。 在家看书时,我有时躺在床上看,有时趴在床上看。 这些都被他学去了。 所以他经常拿着书也在床上躺着看或者趴着看。 我知道那个对视力不好,但是要正襟危坐地去读一本自己喜欢的绘本。 我想他还真做不到,也没必要那样。 我只能常常提醒他换换姿势或者让他起来跟我玩玩。 在日常的言传身教中,达到潜移默化地效果。 是对孩子最有效的一种教育。 4 我非常钦佩一些父母。 看上去很普通,但是细节上却让人惊叹。 我们老家最早考上北大硕士的那个家庭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妈妈。 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妇。 但是她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非常整洁舒服。 她每天上午会去劳动,下午回家给孩子们准备饭食。 我们那时候在她们家玩,她就边忙碌着边跟我们聊天,非常和气。 但是她从不参加村里那些牌局。 比如村东头的李家媳妇,常常组局到半夜三更。 白天家里也是车水马龙,非常热闹。 她大儿子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 小儿子呢,在怀里时就熟悉了各种牌是怎么大的。 长大后成了我们那一带有名的赌徒。 看看两个孩子的人生。 谁能否认家庭对一个孩子成才的作用呢? 好的父母并非要给孩子一个大富大贵的生活环境。 而应该不断努力经营自己的人生,让孩子为之骄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