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园后的心理落差 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爸爸妈妈发现幼儿园的教育与服务并没有实现之前承诺,或者与预期有落差。这多半是因为不同的教师在落实办园思路、理念时产生了不同的差异。比转园更可行的办法是,与园长进行协调沟通。 对策:如果爸爸妈妈明显被这一点困扰,不妨找园长谈谈自己的感受,提出相应的建议,请园长协助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这时父母的心态一定要平和,态度要冷静,相信园长可以指导老师可以在具体的操作上有所改变。 2、为了孩子,产生矛盾 因为孩子之间经常出现一些小摩擦,比如宝宝被打了、抓了,班上有的孩子特别淘气,害怕会伤到或者影响自己的孩子,一些类似的“小事”,往往会使父母和带班老师相互产生误解、矛盾;也有的家长对班上老师的能力不满意,从而提出转园、转班。 对策:遇到类似情况,“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父母需要做的是和老师积极交流,让老师了解家长的想法和要求,自己也设法了解老师的意图,针对具体问题对症下药。孩子之间发生了冲突,通过老师解决,老师会了解孩子打人行为的真正动机、分析原因,给予恰当的引导,避免家长之间闹得不愉快。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允许孩子之间的差异,以爱心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孩子,教他们和小伙伴友好相处,这对孩子人格的发展有好处,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容易的适应社会。在此,信任老师是不可少的。 3、生活护理不到位 前面案例中提到的芳芳妈第二次为女儿转园,其中一个原因是觉得老师给孩子喝水少,上火引起生病。对三四岁的宝宝,父母往往更关注他们在幼儿园得到的生活护理水准如何。比如有的妈妈向一位园长抱怨:老师在晚上离园时为什么不让孩子大便,弄得孩子接出来后玩不了,匆匆忙忙往家赶? 对策:三岁左右的孩子还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图,更多地需要生活老师的照顾,因此,父母有必要和老师多谈谈,帮助老师更细致地掌握孩子的生活习惯,比如大便的时间、喝水的多少、饭量的大小等,只要做到心中有数,老师就会在特定的时间提醒孩子该做什么了、怎么做。有时候,父母和老师多一点有效的沟通,就能解决孩子的大问题。 就像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我们也很难遇到十全十美的幼儿园。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充满了各种细节,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前,只要家长和老师、园长积极、坦诚沟通,共同为了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一定能让孩子愉快顺利度过他们童年中最重要的三年。
14月宝会自己解决问题了?
【每日早教 今日关键词】认知发展与基础读写:逻辑及推理-问题解决-匹配相同的对象 14个月大的宝宝经历了...
1933
职场孕妈,学会这些好吃又营养
对于上职场的准妈妈来说,首要的问题就是中午饭该如何解决。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食和带饭,无论你是哪个...
2123
这些不做好,给宝宝补钙等于白补!
给宝宝补钙是每个妈妈都会操心的事,她们的心里往往有着各种...盲目地补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钙的问题,促进.
1853
3个练习爬行的“利器”
宝宝在学爬的阶段,爸爸妈妈应该...一起来看看其他妈妈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吧。经验分享:宝宝更喜欢和家人.
1904
盘点那些你不知道的背奶神器
背奶,虽然听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但是只要做好准备,善于利用工具,也能轻松解决宝宝的“口粮”问题。...
1913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