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下面这35个细节,建议及时带宝贝到医院就诊! 1.如果观察到异常呼吸,请不要再等啦! (1)呼吸持续增快,明显快于该年龄段呼吸频率。新生儿正常的呼吸频率比成人快,每分钟可达40~60次。如果新生宝贝在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每分钟超过60次,那么就可说这是宝贝有气急。 (2)吸气困难,出现明显吸气喉鸣(特别是在安静状态下),吸气胸骨上出现凹陷,喉炎及异物吸入宝贝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3)呼气发憋,呼气明显延长,呼气相可闻哨声,哮喘或喘息的宝贝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4)口周青紫,呼吸困难缺氧的表现。 (5)突然出现剧烈呛咳,面色改变或呛咳不止,特别是在玩儿小玩具和吃东西时,这时有异物吸入的可能。 (6)鼻堵严重影响睡眠及进食,特别是1岁以下的小婴儿和新生儿。 (7)流鼻血持续不易止住,特别是外伤后,有的需要耳鼻喉科医生特殊治疗后才能止血。 (8)感冒后流涕鼻堵大于两周应耳鼻喉科就诊,注意有无鼻炎;流黄涕,有异味,伴晨起头痛,应五官科就诊,注意有无鼻窦炎。 (9)严重咳嗽影响睡眠;咳嗽持续大于两周,特别是大于4周,运动后咳嗽,夜间咳嗽影响睡眠,应该就诊于呼吸专业;若有鼻炎,老有鼻分泌物,仅夜间咳应就诊于耳鼻喉科。 (10)持续打鼾,出现呼吸暂停,或保证睡眠时间情况下醒后仍精神欠佳,影响注意力应耳鼻喉科就诊注意有无腺样体肥大。 多一句提醒: 三个月以下宝贝,出现呛奶、明显咳嗽、吐沫应重视,需就诊注意有无肺炎。 2.面色肤色不正常,你发现得了吗? (11)面色青紫或惨白,宝贝面色晦暗,应及时就诊。 (12)新生儿全身皮肤黄染,特别是手足心及巩膜黄染应及时就诊,足月儿生后2周,早产儿生后3周若皮肤仍明显黄染建议就诊。 (13)宝贝持续四肢皮肤发花,湿冷应立即就诊,大多是危重症。 (14)新生儿脐周红肿,有分泌物应及时就诊;新生宝贝皮肤有较多脓疱疹应及时就诊。 多一句提醒: 皮肤出现较多出血点及瘀斑应及时就诊,应注意有无特殊病毒感染、血液疾病及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对症检查治疗。 3.发烧可不会是没有缘由的! (15)新生儿及6个月以下小婴儿建议出现发热(体温>37.5℃)应及时就诊,但应该除外包裹及环境温度过高等影响因素,小婴儿没有明显症状的发热应完善尿常规检查,这种情况下泌尿系感染很容易被忽略。 (16)1岁以上宝贝持续高热,特别是体温持续39℃以上应及时就诊,若一般情况好,口服退热药可降至正常,可观察发热大于24小时后再到医院就诊酌情完善血常规等检查。 (17)宝贝发热就诊按医嘱治疗48小时后若仍无好转应及时复诊,一般需要复查血象,酌情完善其他检查。 (18)发热同时出现抽搐应及时就诊。 (19)初期发热,此后发热同时出现皮疹、出血点、瘀斑、眼睛红、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睑浮肿等新症状应及时复诊。 (20)发热两三天以上出现咳嗽且加重者,或咳嗽一段时间渐加重基础上出现发热者应及时就诊,这时应注意有无支气管炎或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21)发热持续一周以上者建议住院详细检查及治疗。 4.出现任何形式任何部位的抽搐,都与神经系统相关! (22)出现任何形式任何部位的抽搐,大发作全身发作的抽搐一般不易被忽略,但是有些抽搐仅表现为频繁机械性的眨眼、口角抽动、点头或肢体节律性抽动,甚至有的抽搐表现为失神发作,宝贝拿着玩具突然停住,原地不动,或全身松软突然倒地,双眼凝视呼之不应。这些抽搐容易被忽略。但是也有些家长过于紧张把发热时寒颤、刚入睡时肢体惊跳及有些不自主运动当作抽搐。 (23)突然神志丧失、不明原因嗜睡,应及时就诊。 (24)宝贝前囟明显隆起,腹泻或呕吐后前囟明显凹陷。 (25)任何部位突然出现明显无力或瘫痪。 (26)头部外伤后观察48小时,如有频繁呕吐、嗜睡、明显头痛、意识及肢体活动障碍应及时就诊。 (27)剧烈头痛,或持续头痛休息后不能缓解。 (28)突然性情改变,异常暴躁不易安抚。 多一句提醒: 建议家长有这方面疑虑时可以用手机把可疑的情况记录摄像保存,这样就诊时可以直接给神经科医生看有利于判断是否为真正的抽搐。并应把当时眼神情况,呼叫宝贝的反应,抽前抽后的意识状态及体温情况告诉医生有利于对病情的判断。 5.腹泻及呕吐情况 (29)便血,或大便带血。 (30)稀水样便次数多,伴有尿量减少。 (31)持续剧烈的腹痛,拒绝按揉。 (32)果酱样大便,突发剧烈哭闹,伴呕吐,精神差。 (33)频繁呕吐,或间断呕吐持续大于6小时,精神差,尿少。 (34)呕鲜血、大量咖啡色物、胆汁样物、粪样物。 (35)拒食合并尿少精神差。 多一句提醒: 如果宝贝发生以上这些情况,希望家长能够及时带宝贝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影响治疗。希望所有宝贝在爸爸妈妈精心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