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不会告诉你的小窍门 “秋冻”的根本在于“适寒温”。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宝宝的耐寒能力。但是,秋冻不能盲目、过度,是有规律可循的。接下来是一些小窍门,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小心:4个部位冻不得 ①腹: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 ②脚: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入秋后一定要给宝贝穿袜子。 ③颈:颈部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 ④肩: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 法则:穿衣的黄金法则 将宝宝所有的衣服都按照度数来划分,例如: 一件较厚的羽绒服相当于9℃,薄羽绒服是6℃,稍厚的棉衣是5℃,厚羊毛衫4℃,棉背心4℃,薄外套是3℃,厚的单衣2℃,薄的单衣是1℃等。 以环境温度为基准,将衣服控制在26℃就可以。 比如上午出门时,室外温度为21℃,那么可以穿一件厚的单衣加一件薄外套:22+1+3=26,这样控制起来就很方便。 注意:早晚为10°C时应结束“秋冻” 当户外早晚气温降低到10℃左右时,妈妈们就应该结束宝贝的“秋冻”了。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还容易惹病上身。体格差的孩子会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 配合:秋冻的同时也有锻炼相配合 要多进行户外锻炼。要注意的是,运动锻炼时不宜“动”得大汗淋漓,只要身体微热即可,否则凉气会通过表皮扩张入侵肌体。 每天让宝宝出去玩1-2个小时,多晒太阳,提高耐寒力,增强免疫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