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乙型肝炎疫苗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范围内的慢性肝炎大国,大约有9000万人的体内存在乙肝病毒。而乙肝病毒感染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1-6月中国乙型肝炎发病数高达为63万多例,死亡人数超过200人。想要避免这种可怕病毒的感染,最好的办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 虽然我国规定新生儿必须接种乙肝疫苗,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抗体的保护力也会逐步减低甚至消失,因此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成年人就需要通过血液检查(大家熟知的“乙肝两对半检测”)来确定自己是否需要补打疫苗。 ●如果检测结果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则表明体内已获得乙肝病毒保护性抗体,不需要补打疫苗; ●如果检测结果为全阴性(说明还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但体内也没有保护性抗体),就需要补打疫苗了。 适宜人群:新生儿、医务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免疫力较弱的人群以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成员等。 2.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 每年的 11 月到第二年的 3 月左右都是流感高发季节,不少抵抗力弱的人就容易中招,而且每年的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又都可能变化,所以想要预防流感,除了平时加强锻炼、在流感高发季节注意保暖多喝水、避开人群密集的场所,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每年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老年人、儿童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风险较高,应更加重视并提早接种疫苗。 适宜人群: (1)≥60岁的老年人 (2)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慢病患者) (3)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 (4)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等 (5)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比如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 (6)在人员相对集中、且通风条件欠佳环境中工作的人员等 推荐接种时间:9~11月,因为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而长江以南的地区,因为天气冷得晚,所以接种时间一般集中在 10~12 月。孕妇如需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在妊娠中、晚期,孕期前12周应避免接种。 3.HPV疫苗 HPV疫苗是预防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疫苗,疫苗接种后可在人体血液中产生保护性抗体,HPV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发挥作用,阻止病毒感染,可以预防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肛门癌、生殖器疣、持续感染、癌前病变或不典型病变。 根据国外临床试验数据显示,HPV疫苗的保护作用至少可持续8-10年,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预防癌症的疫苗。但值得注意的是,接种HPV疫苗并不能取代常规的宫颈癌筛查手段,接种后仍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医疗筛查。 适宜人群:九价HPV疫苗适用于16-26岁的女性,四价HPV疫苗适用于20-45岁女性。虽然目前没有发现HPV疫苗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但建议孕妇或计划怀孕的女性暂不宜接种。 不宜接种HPV疫苗的情况:有发热症状;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活动期的人群;对疫苗成分过敏的人群;近半年内有备孕计划的男性和女性;处于怀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等。 4.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是一种很常见的细菌,它可以在人体鼻咽部寄居,从鼻咽部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在人体免疫力正常的时候,它可以和我们和平共处;然而一旦人体免疫力下降,它就会破坏人体健康,比如引起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等,严重的还能导致菌血症,诱发肺炎、脑膜炎、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 肺炎球菌病毒可以在任何年龄感染,传播速度很快,所以任何年龄的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其中成年人推荐接种23 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 适宜人群:23价肺炎球菌疫苗适合≥2岁易感人群。尤其是在秋冬季节肺炎高发期之前的学龄期青少年、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以及有吸烟史的人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