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喂养就是按照婴幼儿的需要喂养。说易做难。要做到按需喂养就要首先会分辨宝宝发出的“想吃”的信号。 那些经常被误解了的信号。婴儿的“哭”里面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含义,以致于专于有学科来研究婴儿的啼哭。想想看,一个小小的婴儿才来到世界上,TA除了哭、笑、眼神和简单的表情之外,几乎没有与他的抚养人有沟通的其它方式。 隔代养育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可能由于上一辈受限于物质不丰富的年代,许多老人对孩子“吃”的关心超乎想像。只要孩子一哭,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会认为娃是饿了。也不管娃是不是愿意,先塞奶再说。吃完没一会儿又哭了,那一定还是没吃饱,这次可能会抱怨是妈妈的奶不够,逻辑是,这么短时间娃又哭了,肯定是没吃饱啊,不然怎么会又哭呢?你看,妈妈的奶水肯定不够……(吧拉吧拉,此处省略500字)。 妈妈们想过没有,宝宝只能也只会用哭声来表达TA不满意或不舒服的情绪。这个哭声有可能是: 该换尿布了 太热/太冷了 生病了 求抱抱了 饿了 无聊了 闹觉了 其他原因 看到了吗?一声啼哭,里面包含许许多多的可能性。还有专门关于婴儿语言(Baby Language)的职业培训。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少。宝宝的扶养人真没有必要当孩子一哭就断定是饿了。 虽然宝宝哭了是常常被看做是该喂奶的信号。但实际上,一个正在啼哭的新生儿常常是无法正确含住乳房的。换句话说,即使宝宝是因为饿了才哭的(哭泣往往是最后一个饥饿征象),但这个时候不是最佳哺喂的时机。 那么,什么时候给宝宝喂奶最合适呢?妈妈们需要学会看懂宝宝的暗示行为。这些行为包括:吸吮的动作与声音、伸舌头、眼睛快速转动、头转向另一侧(寻找的动作)、躁动,以及手和脚的活动。(在宝宝大约4周后,开始用嘴巴探索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这时宝宝将手指或手放入口中就不再是一个可靠的饥饿暗示信号了)。给个图片参考参考 给宝宝喂奶就像是一场母婴共舞。想要这场舞跳得优美流畅,妈妈和宝宝需要配合默契。做妈妈的要读得懂宝宝发出的信号。怎么才能默契呢?与你的宝宝腻在一起,爱TA,欣赏TA。几乎不需要教,每位妈妈都有育儿天赋。 在孩子婴幼儿阶段,特别是婴儿阶段,按需喂养而不是参照固定的时间。无数的实践证明,固定的喂奶时间会让乳汁量减少从而导致宝宝过早离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