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一定不陌生:家长说,该走了。孩子拖着家长,哭闹着喊,“我不要走我不要走”,家长怎么拽也拽不走。孩子哭闹声越来越大,家长被弄得又尴尬又无奈,最后一场以愉快为目的的游乐活动不得不以战争。
那,怎么才能和平开始和平收场?
事先和孩子商量
在进游乐场之前,看看现在几点,你需要几点结束。比如现在是十点,需要十一点半结束,去吃午饭。可以这样跟孩子商量:你想玩多长时间,一个小时还是一个半小时?
征求孩子意见,是对他们的尊重。也会引起他们对时间和自己承诺的重视。
但切忌用开放式问法,比如“你要玩多长?”而没有提供选项。一是很多孩子,尤其学龄前的,对时间没概念,他们不知道一个小时有多长,五分钟有多短。
二是回答很可能不在你的期待之内,你想一个半小时结束,结果他说要玩五个小时。你如果马上说不行,会让孩子觉得你根本不听他的意见。如果同意,你后面的计划就被打乱了。
所以一定要提供选项,两个选项都要在你的接受范围之内,比如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孩子通常会选听起来多的,给他一个少的做对比,很可能他就选你期待的答案了。
孩子越大越需要这一招,因为他们懂得“讨价还价”了。
接下来就是一定要遵守承诺,尤其是家长要以身作则。
但我看过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明明跟孩子说好十分钟,结果才过去两分钟,就说,十分钟到了,该走了。
首先家长欺骗孩子就不对。信任是日积月累的,孩子慢慢长大,对你的信任就会越来越少。
说到时间观念,先问一句,你的孩子认识表吗?能读出时间吗?如果他连表都还不认识,何谈时间观念呢?
所以第一件事,教孩子认时间。
一是认闹表,手机的闹表。这个相对简单一些。
每次定闹表时,最好让孩子看着做,即使不认识时间的小孩子,家长也可以边定时,边给他讲解:这是小时,这是分钟,一个半小时,就是一个小时,30分钟。
时间快到时,提前提醒孩子:还有半个小时,还有十分钟。提醒他,还有什么想玩的抓紧玩。这会让孩子心理上有个准备,比突然说时间到了,马上要走好接受得多。
时间到了,闹表响了,家长不要直接摁掉。拿给孩子看,闹表已经响了,时间到了。第三方工具的力量有时比你吼十遍都管用。
还有一种是教孩子自己看时间。圆盘表复杂些,数字表简单的多。
奖励和惩罚最好也是事先和孩子商量好,让他明确,守时和不守时的不同后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