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天气变化真的是捉摸不定,大家在出行之前,要多关注天气预报,及时调整衣物,穿的过薄或过厚都是不好的,穿的少了,你就会感受到“倒春寒”的威力,穿的太厚,又容易捂出汗,很容易受风,所以啊,这时还是要跟着天气的脾气增减衣物。 在季节交替之时,也是外感疾病的高发期,有时气候变化过快,成人都抵挡不住,更何况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了,而孩子一感受外邪,就易出现发热。小儿形体未充,脏腑娇嫩,对外防御功能较差,遇气候突变,寒暖失常,易被外邪所侵,再加上小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当受外邪侵袭后,易出现发热,具有发热起病急,病程短等特征。西药退热效果明显,但是持续时间短,发热症状易于反复,而中医推拿按摩退热效果明显,还可以避免西药退热的不良反应。下面就介绍一些常用的外感发热时可用的退热穴位和手法。 退热穴位与手法 常用手法有:清天河水、打马过天河、推下天柱骨、退六腑。具体应用时,除了选择上面的穴位退热,还可以用头面四法以疏散表邪。 清天河水 看图1 术者用左手握住小儿手腕,右手中、食指蘸取介质后,中、食指指腹着力,沿小儿前臂正中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200次。 打马过天河:术者先运内劳宫数遍,后以一手拇指按于内劳宫,一手食、中二指交替并拢从腕横纹向上拍打至肘横纹,拍打至局部红赤。 推下天柱骨 看图2 术者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蘸取介质后,沿天柱骨从上向下推动,100~200次。 退六腑 看图3 术者中指、食指蘸取结介质后,用食、中指腹自小儿肘推向腕,共30次。 小儿自身调节能力较差,抵抗力弱,在退热方式选择及治疗方案上需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而定,调整用穴。大部分清热类的手法,都是偏于寒凉的,在小孩发热时应用,热退就应该停止,免得清泄太过伤到体内的阳气。小儿推拿退热法是通过术者推、拿、按、揉、掐等不同的操作手法,作用于小儿身体上的特定穴位,起到调节机体自身抗病能力,达到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平衡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更有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