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出生的最初几个月内,调节眼球活动的一些肌肉发育还不完善,双眼的共同协调运动能力较差,再加上婴儿时期,宝宝的鼻骨未能发育,两眼距离较近,年轻的爸爸妈妈在与宝宝对视时总感觉宝宝好像是“对眼”。其实,对于大多数宝宝来说,这属于暂时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再隔几个月后,宝宝双眼的共同注视能力就可以发育良好。
不过,如果妈妈护理宝宝的方法不正确,就有可能诱发宝宝斜视或对眼。比如经常只让宝宝看一侧光线,不注意经常变换宝宝体位;或者把宝宝床上的玩具或家里的小灯挂得太近,使宝宝两眼经常注视近物等等。
妈妈们平时要注意变换宝宝睡眠的姿势,使光线投射方向经常改变,这样就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
宝宝出生2个月后,视力逐渐增强,能注视周围的人和物。这时要注意,不能在距离宝宝1.5米内的空间摆设固定的一件玩具。比如摇篮前方挂一个吊饰这样的形式。不然,宝宝长时间注视,眼球不动,就很容易形成对眼。如果一定要摆设玩具,必须在1.5米以外,并且多摆几件,两件之间还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以便宝宝轮流看每个玩具,促进眼珠不断转动,防止对眼。
爸爸妈妈不要长时间将宝宝放在摇篮内,过一段时间就应把宝宝抱起来四处转转,让宝宝能看到周围的事物而产生好奇心理,以增加宝宝的眼球转动频率。
总之,宝宝对眼或斜视一般都是生理性的、假性的。只要引导宝宝多方向注视,日后随着宝宝面部骨骼的发育,尤其是眼眶及鼻骨的发育,假性内视是会逐步消失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