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段挺火的视频,视频内容是同一个小女孩,穿着不同的衣服走在公共场合,来测试路人们对小女孩的态度。 当小女孩分别穿上漂亮和破旧的衣服,她经历了路人的两种极端反应…… 小女孩穿着很有质感的大衣和裙子,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那里,看起来就像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不小心走丢了一样。 很快,路人们纷纷对小女孩释放了善意,跟她聊天,并非常礼貌地问她是否需要帮助。小女孩得到了路人的关心和喜爱。 随后,工作人员把小女孩化妆成了一个邋遢的衣衫褴褛的小流浪姑娘,那个可爱干净的小女孩不见了。 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小女孩,还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广场上依旧有那么多人,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然而,人们只是漠然地走过,没有人愿意停下来看她一眼。 小女孩就那么站着,像是站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孤独无助,不知所措。 后来,实验场所从室外转移到了餐厅。 小女孩梳着漂亮的丸子头,穿着干净的花衣服笑意满满地走进餐厅。无论她走到哪里,所有人看她的眼神都充满了慈爱和温柔,人们会亲切地摸摸她的脸,会给她折纸飞机,逗她开心。 这个时候,整个世界的颜色都充满了和颜悦色。 接下来,当小女孩再次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脏兮兮地出现在餐厅时,她看到了一个充满防备的世界。 当她走过的时候,女人会把她的包拿得远远的,生怕担心被小女孩碰到弄脏。 人们不再对她温暖地笑,取而代之的是视而不见和嫌弃。大家把她推来推去,谁都不愿意搭理这个脏兮兮的流浪小女孩,甚至有人让服务人员将她赶出餐厅。 小女孩后来哭着冲出了餐厅,拍摄工作因为小女孩情绪太低落而停止。小女孩哭着说:我觉得很难过,大家都叫我快走开。因为我的脸上有脏脏的烟灰和我穿着肮脏的衣服。 爱美,让孩子更有自信 这段视频,意在告诉我们不要以外貌评判一个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人的衣着外貌,动作神态,都在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而别人的看法,又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甚至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历史、社会、文化和教育等多种原因影响,中国父母养育孩子的态度无外乎两点:“吃饱穿暖”和“好好学习”。 小的时候,对穿衣这件事情,父母的一贯理念是:“好好学习才是正事,衣服穿得干净舒服就行了,哪有那么多讲究!何况注重打扮只会让你分心。”所以我的衣服,要么全是亲戚家姐姐们不能穿的衣服,即使买新衣,也是按照母亲的眼光选择,都是一些宽松的不符合年龄的衣服。 其实,我很理解父母的苦心,也理解家里的处境。但是哪个女孩不爱美,看着身边的同学都打扮得美美的,我的很多时间都用来自卑了,哪还有心思好好学习。 上了大学后,自卑感更加厉害了。因为没有怎么自己买过衣服,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式的衣服,也不会搭配,审美感和品味一直不怎么样。那个时候,遇到想要的东西不敢争取,走路不敢抬起头,在喜欢的人面前也一直默不作声。 后来,自己有了经济基础,再加上时尚杂志长时间的熏陶,我慢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也有了看起来很舒服的独特品味,整个人也变得自信开朗起来了。 爷爷奶奶看不惯,认为男孩就要“穷养”,但我还是坚持我的做法,这不是虚荣,也不是浪费。我并没有给孩子穿上满身的名牌,也没有给他买多贵重的玩具,我只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力给了他最好的,培养他的审美感。 美是永恒的竞争力 中国有句俗语:“先敬罗衫后敬人”。尽管我们都不愿意承认,但是以貌取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的潜规则,否则人们也不会调侃“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美是永恒的竞争力。 朋友公司有一年招人力资源顾问,我当时正好在场。要从两个女生里面选,她们的学历背景和职业经历都很像,然而打扮截然不同。 一个非常家常,穿的裙子皱巴巴的,头发油腻腻的,完全没化妆,像是刚刚睡醒的样子。另一个非常职业,穿着剪裁得体的套装,妆容精致,齐肩短发。 朋友咨询我的意见,我说喜欢第二个。因为,你的打扮意味对别人的尊重。 很多家长常常对孩子说,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外表什么的都是浮云。 生活中所有的美都是重要的,你的衣着打扮,你的谈吐气质,你走过的每一条路,你见过的每一处风景,都是重要的,你都要去了解,都要去追求。 以貌取人,不是只看脸,也不是看你的身材,而是,你的外形给人的综合印象,包括你的长相、妆容、穿着、神态和肢体语言。你的容貌会泄露你的世界观,你的颜值就是你所有生活习惯的相加。这些就是你的学识、审美、教养的外在体现。 就像陈丹青所说,从最高意义上说,一个人的外貌就是他的人。 所以当有人说给孩子买那么多衣服,看那么多绘本、课外书,花那么多钱旅行,到最后衣服还是会穿旧变小,书本的内容他也不一定都记住,旅行也是走马观花随便看看,何必要浪费这笔钱的时候,我总是相信,那些故事那些风景那些感觉,都融入进了他的气质里。这种对美的感知和享受却会藏在他的脸上,浸润他的内心,伴随终生。无须刻意,就能轻而易举地在他的生命里发出光芒。 并不赞成铺张浪费,不是花钱越多就越好,而是要花心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相对有质感的生活。 有条件,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赏名山大川,观人文古迹。哪怕是到近郊爬爬山,到公园看看花,多让孩子接近美好的事物,让孩子在一个具有美感的环境里长大。 有时间,多带孩子逛逛书店,图书馆,看看展览,听一场音乐会。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也不要害怕他无法消化。孩子会像储存唐诗宋词一样把这些东西留在心里,人生终有一个时刻明白这些东西蕴含的感情,懂得去欣赏它们。 我们无法左右孩子的容貌,但是我们可以给孩子一副美的外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