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说妊娠病(特):妊娠纹 防治

什么是妊娠纹?
孕妈妈在整个孕期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状况,最初为粉红色或紫红色的波浪状花纹。分娩后,这些花纹逐渐消失,留下白色的疤痕线纹。
妊娠纹的特点:
妊娠纹出现的时间各有不同,也不是每个孕妈妈都会出现妊娠纹,严重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生产以后消退的时间也是各有快慢。
我们先从西医着眼妊娠纹:
现代医学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和抽查问卷调查之后表明:
妊娠纹的形成原因还未完全弄清楚。
对!没看错!
西医对妊娠纹的成因还没有闹清楚,也没有彻底根除妊娠纹的办法!
所以咱们就不研究没整明白的事和那些具体的数据了。
我们中国妈妈要学会从中医角度出发,探索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祛妊之路”,虽然“妊重道远坑深”,但是只要自己坚持还是可以恢复如初的。
我们再重新观察一下妊娠纹的特点:
妊娠纹出现的时间各有不同,也不是每个孕妈妈都会出现妊娠纹,严重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生产以后消退的时间也是各有快慢。
所以确切地说,妊娠纹不能说是一种病,只能说是生理上的异状,是生理性的,并不是病理性的,之所以说是生理性,是由于妊娠纹纹有可逆性,能够自己恢复,但是要完全恢复需要外力协助。
中医对妊娠纹的辩证是:
肾精不足,阴虚火旺,血热,肺气不足。
先简单说下这个辩证的大致意思:
孕育阶段肾受到了损伤这个很好理解,大家也都知道。肾精不足导致了肾阴虚,肾属水,中医五行中水制约火,维持身体阴阳平衡,心属火。孕期发生一个奇妙的必然现象:阴肯定虚,火必须旺,火旺就出现了血热。
血热是什么情况?血热,是指热入血中,血行加速而异常的病理状态。一般般的火旺多指由邪热入血所致,也可由于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而导致血热。
但是孕期中的阴虚火旺血热多数情况都是必然经历的生理现象,是怀孕带的。
至于肺气不足可能会多少有点不好理解,这妊娠纹跟肺子怎么扯上关系了?这个有点难懂,接下来我们下面慢慢的来讲。
先看下面这张图:

回味一下:肾精不足,阴虚火旺,血热,肺气不足。
孕妈妈即使看不懂也不要着急,接下来我们做更为详细的解读。
为什么肾精不足,为什么肾阴虚,就不做讲解了,很好理解。
为什么火要旺?
孕育时心脏的必然经历是这样的:孕妇的心血管系统自怀孕早期便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整与适应,才能因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怀孕期间孕妇体内的血液量可能增加40~50%,心脏输出量会增加30~50%,心脏跳动每分钟增加10~20次。这些变化自孕期的第5~8周就慢慢开始,至第3~6个月达到变化的高峰。
所以孕期心火必然旺盛,血行加速,才能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这个时候五行中制约心火的肾水已经虚了,不能很好的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心火胜必然克制肺金,对肺造成严重的制约,肺属金,在体为皮毛,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内经》多篇文章中说:皮毛者肺之合也,肺生皮毛。
《素问丶阴阳应象大论》:肺气胜则皮毛致密而润泽。
由此可知:肺气不足则,则皮毛不再润泽,皮肤暗淡枯槁,失去活性。
结论:肾水肯定虚了,心火必还须要旺盛,直接受严重制约的是肺,所以皮肤出现问题是必然现象,妊娠纹只是其中一项,还包括黄褐斑,湿疹,荨麻疹,脖子腋下变黑等等症状!经常说自己喘不上来气的孕妈注意啦!
以上说明了身体内在脏器在孕期的变化的原因,导致了妊娠纹有出现的机会,妊娠纹的出现还有一个外在原因:
孕妈体重增长过快,由于维生素和胶原蛋白的供应量不足,或者身体吸收的不够,使皮内弹力(纤维)减弱、脆性增加,皮下毛细血管及静脉壁变薄、扩张,出现了妊娠纹。肺通百脉,皮肤缺少了肺的滋养功能,皮肤出现异常时必然现象。
了解了妊娠纹出现的内在和外在原因之后,我们继续深入探讨解决办法:
①:内在原因的解决需要调脏腑;
②:外在原因的解决需要会补充;
③:还要在产后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内本身的代谢功能,有助于脏器功能尽快恢复,增加皮肤的精致滋润。
孕期中心火的旺盛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需要或者不能够靠外力去改变它的,但是中医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可以通过人体整体的系统进行调解,我们再来看看这张图:

根据《难经》中五邪和五行的关系,以及“母能令子实,子能令母虚 ,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基本原则,我们发现可以通过补肾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这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简单粗暴的防治妊娠纹办法。
【防治】妊娠纹,首当其冲要补肾,四个大穴天天摁!
①:涌泉穴——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补肾养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关元穴——补肾气养生
身体里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叫元气。中医认为元气禀于先天,藏在肾中,又依赖后天精气充养,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③: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
肾是人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如果在这个穴位上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
④:肾俞穴——补肾气
肾俞穴也是补肾要穴,它就在我们平常所扎的皮带和腰椎交叉处向上约四指的地方。
孕妈妈要十分注意:
孕妇在孕期绝对不能按摩或者针灸的五个穴位:
合谷穴, 三阴交, 昆仑穴, 缺盆穴, 肩井穴!
其次孕妈妈还要做到:
1.从怀孕初期选择橄榄油,勤加按摩擦拭,以增加皮肤、肌肉的弹性以及血流的顺畅。
2.怀孕期间注意多吃一些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如猪蹄、动物蹄筋和猪皮等。
3.增强维生素的弹性纤维的摄入和吸收。
4.出月子以后,要增强体育锻炼,促进脏器恢复,增强皮肤弹性。
整个孕期坚持按摩,出月子以后在用正确的方法锻炼,恢复,调理,妊娠纹恢复如初指日可待!
题外话:心火旺盛的同时,脾胃必然求之以食物,这个时候合理饮食也是一个关键,不然会越吃越胖,心的负担越重,火就越旺,对肺和肾的制约就越严重。一般情况每个月体重增长控制在2-6斤为最佳,胎儿出生体重控制在5.1斤---7斤,有利于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