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宝的睡眠,科学家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新手父母面对海量的资讯,难免会有困惑、有误区。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父母在宝宝睡眠问题上出现最多的误区吧。
误区1 抱着哄入睡正确做法:宝宝犯困但未睡着的时候将其放在床上,培养宝宝独立入睡的能力。
据调查,57.2%的中国宝宝是被抱着哄睡着之后才被放到小床上的,33.2%是在犯困但没有睡着时被放置到床上,只有9.5%是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被放置到床上准备开始睡眠的。
而实验证实,宝宝入睡时的精神状态可以影响到宝宝整晚的睡眠质量。在完全清醒或犯困但未睡着的状态下就寝的宝宝,相对于宝宝睡着后就寝的宝宝,夜晚醒来的次数较少,最长连续睡眠时间也较长。抱着哄睡,比较容易让宝宝产生依赖性,阻碍他学习自我安抚、自己入睡。而在婴幼儿的成长中,他必须学会如何平静自己,这是他情感发育的必要过程,也是宝宝学会从觉醒状态转入睡眠状态的一个基本前提。所以,让宝宝学会自己入睡很重要。
专家的建议:不要等宝宝睡着之后再把他放到床上,而是在他昏昏欲睡、但仍有意识
时放到床上,这样他会习惯自己入睡。把宝宝放到床上后,如果他哭闹,父母可以给他一些安抚,例如温柔地拍拍、摸摸他的小脑袋,用温柔、平静的语调安抚他,但不要抱他,这样做可以让宝宝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让自己安静下来的方法,但是又能知道你不会离开他,让他安心自己入睡。
“入睡仪式”也能帮助宝宝学会自己入睡。 制定一套固定的程序,就像一个仪式,每天睡前都按照这个程序进行,宝宝会逐渐养成习惯,每次“入睡仪式”之后,就会乖乖入睡。需要注意的是,入睡仪式必须在宝宝躺到床上以前举行。例如,先给宝宝洗个澡,为他做些轻柔的按摩,或是给他唱首摇篮曲,读本故事书。每天做同样的仪式,慢慢地,一开始这个仪式,宝宝就知道该睡觉了。通过这些舒缓的活动,能帮助宝宝平静心情,顺利入睡。
误区2 喂奶入睡
正确做法:睡前1小时就把宝宝喂饱。
调查显示,中国的父母,在晚上入睡前1个小时给宝宝安排的常规睡前活动中,喂奶占了90%,其次是洗澡、亲子互动、抚触等。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加,睡前喂奶占的比例会逐渐下降。
睡前喂奶对于小婴儿来说是必要的,可以避免宝宝因饥饿而醒来打断睡眠。如果宝宝经常在喂奶后立即睡觉,可能会将喂奶与睡觉联系起来,只有喂奶才能入睡,甚至夜间醒来也需要再吃奶才能继续入睡。
专家的建议:如果你总是让宝宝边吃奶边入睡,那他会觉得吃奶和睡觉就应该同时进行。虽然这种方法能让宝宝在晚上8点时很快入睡,但当他在凌晨3点醒来时,还会为了
尽快睡着而要求吃东西。解决方法是,把喂奶的时间稍稍提前,比如,把它放在睡前仪式中,不要让宝宝快睡着时吃奶。
误区3 夜间宝宝一醒就抱或喂奶正确做法:对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先安抚,不要抱,确定宝宝确实是饿了再喂奶。
宝宝6个月以后,夜间醒来吃奶并不都是因为饿了,很可能是寻求安慰,或是习惯了吃奶才能入睡。如果妈妈一看到宝宝醒了就喂奶,只会让他更加依赖吃奶睡觉。
宝宝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短,浅睡眠时可能会呓语、翻身,甚至哭泣。妈妈常常误以为宝宝醒了,此时把宝宝抱起来哄,或是喂奶。这样会彻底让宝宝
醒过来,反而打断了宝宝的睡眠。专家的建议:等待宝宝自然醒来后要吃奶时再哺乳,而不是他稍有动静就抱起他,或喂奶。你可以用这些方法先安抚他一下:
把手放在宝宝身上,有节奏地轻拍。
紧紧地抱住他,搂着他一会儿。
让他摸或拍你的乳房。
用以上方法之一,可以再哼一首催眠曲。
对于夜间频繁醒来要吃奶的宝宝,可以增加宝宝白天喝奶的分量。白天喂奶时,找一个安静、没有外来刺激的空间,让宝宝专心吃奶。宝宝需要认识到,白天是玩耍跟吃东西的时间;晚上是睡眠的时间。添加辅食也能减少宝宝夜间的饥饿感。
误区4 定时叫醒喂奶正确做法:宝宝饿了,自己会醒来,按需喂奶即可。
有64%的中国父母会在夜间叫醒宝宝喂奶,其中90%都是人工喂养的宝宝。父母之所以这么做,是担心宝宝晚上饿着,所以严格地按照人工喂养建议的间隔时间给宝宝喂奶。这么做的结果就是,中断了宝宝的睡眠,父母和宝宝都睡不好,也不利于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专家的建议:一定要等到宝宝自然醒来后要吃奶再给他喂奶。延长夜间哺乳时间,不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因为夜间没有活动,消耗能量比白天少,所以少吃一点不会影响他的健康,只要宝宝的体重稳步增长,就不用担心。不过,刚出生一两周的新生儿,如果距上一次吃奶时间超过4小时,最好把他叫醒喂一次奶。
误区5 宁可晚上总起来给宝宝换尿布,也不用纸尿裤正确做法:夜间穿纸尿裤,减少因换尿布而打断宝宝的睡眠。
有些中国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认为布尿布更透气,宝宝不容易红屁股,所以,宁可晚上起来给宝宝换尿布,也不愿意给他用纸尿裤。而研究发现,睡觉时穿布尿布或不使用尿布,夜晚醒来的次数,比使用纸尿裤的宝宝多0.17次。睡觉时穿纸尿裤的宝宝,睡眠效率明显高于穿布尿布的宝宝,比他们平均多享受37分钟的睡眠。
专家的建议:如果天气不算太热,建议夜间给宝宝使用纸尿裤,减少换尿布的次数,提高宝宝睡眠质量。质量好的纸尿裤能多次吸尿还保持干爽,只要护理得当,宝宝不会得红屁股。
误区6 频繁查看,过度干预宝宝的睡眠正确做法:给宝宝穿纸尿裤、穿睡袋,盖合适厚薄的被子。
作为妈妈,难免会担心宝宝晚上是不是尿了,是不是太热,怕宝宝尿湿了不舒服,担心宝宝蹬被子着凉。大一些的宝宝睡觉会在床上滚来滚去,一会儿枕头就跑到脚下去了。妈妈担心宝宝睡得不舒服,会把他抱起来调整睡姿。这样频繁地查看宝宝的情况,会打扰、甚至中断宝宝的夜间睡眠,其实这些行为是能完全避免的。
专家的建议:首先是使用优质的纸尿裤,就不用担心尿床的问题了。宝宝蹬被子,表示他热了,换个薄点的被子,如果气温不低,可以让宝宝把小胳膊和小脚丫放在被子外面。给宝宝穿睡袋,也是防止宝宝蹬被子的好办法。使用睡袋还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婴儿猝死症。1岁以内的宝宝,更适合使用无袖的睡袋。睡袋的下摆要宽松、不收口,最好是圆弧形的,这样宝宝的小腿就不会觉得受束缚。
至于宝宝在床上乱滚,只要没有危险,例如手脚卡在了小床栏杆里,都不用太担心。不过要注意,不要给宝宝使用大而松软的枕头,以防宝宝窒息。
误区7 开灯睡觉正确做法:把灯关掉,包括小夜灯。
有些父母担心宝宝怕黑,在睡觉时喜欢留一盏灯,其实这不仅影响宝宝睡眠,更可能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危害。夜晚,各种复杂的光线会使宝宝的自然生理节奏陷入混乱状态,同时还会抑制褪黑素的正常分泌,影响睡眠质量。
有研究发现,宝宝在两岁以前睡在有灯光的房间里,长大后近视的比率高达55%。睡眠中的光线,可能影响宝宝睫状肌的发育,产生视力问题。
专家的建议:不仅宝宝睡觉时不要有灯光。在夜间护理时,最好也不要开灯,或是只开一会儿小夜灯,尽量对宝宝的睡眠不造成干扰。
误区8 白天小睡时要保持绝对的安静正确做法:不用刻意保持安静、昏暗,让宝宝适应白天的声音。
因为担心宝宝被声音干扰,有些父母即使在宝宝白天小睡时,也会把房间弄得暗暗的,小心翼翼地不发出一点声响。其实,这并不利于宝宝睡眠,尤其是0~4个月的小宝宝建立昼夜节律,养成良好的睡眠规律。宝宝会弄不清白天小睡和夜晚长时间睡眠的区别。
专家的建议:白天宝宝小睡时,不用回避声音、调暗光线,还可以让宝宝在其他地方睡,例如摇篮、摇椅,让他理解白天与夜晚的睡眠是不同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