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父母挺累的,其实孩子也没少跟着吃苦。
昨天婆婆跟十年不见的闺蜜视频电话,从家长里短到儿子儿孙,两人足足聊了2小时。说到孙子,婆婆闺蜜感叹:“现在的孩子真可怜,每天做作业到十一二点。”
不能理解的婆婆质疑问:“孩子放学挺早啊,为什么要做到那么晚。”
“你不知道,我孙子放学还有补习班,回家吃完饭才得空写作业,现在十点半,还和她妈妈在客厅写呢。”
看得出婆婆闺蜜对孙子负荷量的学习有很大的触动,提起这个话题她就滔滔不绝。
她说:“周末也有补习班。孙子英语不行,她妈妈给报了班,还有两个兴趣班,绘画和跆拳道。”
婆婆打趣的说:“怪不得你没空去跳舞了。”
她忙说:“对的呀,我早上送孙子上学,下午接放学,然后送补习班,晚上到家还得做饭,吃完饭跳舞的都散了。”
在一旁的公公插嘴说:“你自己当过教师,给孩子报这么多班,他吃不吃的消你应该很清楚啊。”
婆婆闺蜜呵呵两声立马反驳:“老黄,等你孙女上小学就知道了,由不得你,大家都报,你不报就差人一截!”
“大家都报,你不报就差人一截”这句话太耳熟了。这两年关于孩子补习班的态度,家长的态度基本都倒向“补”。原因只有一个,孩子班上的同学都在补。
不给孩子报班的家长,反而成了异类。
邓超去年在宣传新电影记者发布会上,被问到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时,说了一句:“我从来不会给孩子报任何补习班,输在起跑线上就输在起跑线上。”
这话一出,立马招来家长们的吐槽:“那是你的孩子还没上小学!”
我一闺蜜看了新闻也是轻蔑一笑:“在公众面前说这话,以后就等着啪啪打脸吧。”
与大多数家长一样,闺蜜也是众多补习班家长一员。他儿子8岁,分数琴棋书画拳击,样样抓。她没有周末,她儿子不但没有周末,还没有寒暑假。
我问她:“你不觉得这样孩子很累吗?有种一眼看不到头的感觉。”
她说:“你的担忧哪个做父母的没有,孩子又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都是亲生的,哪里不心疼,可社会就这样,竞争很残酷。”
闺蜜这番话,说出了许多家长给孩子报班的苦涩心理。有多少家长,一边心疼孩子学习辛苦,一边忙着给孩子报补习班。
还有多少家长,一边在生活上紧衣缩食,一边力求在孩子学习上“富足”。
前不久有一则新闻“课外班花掉全家一半收入!补课老师年收入200万,家长陪读连奶茶都舍不得喝。”
儿子就读高一的胡女士表示,孩子每个月都要上万的补课费,接受采访时她说:“一开始在陪孩子补课间隙,还去咖啡馆坐坐,后来变成连奶茶也舍不得喝,我和孩子爸爸都精简了自己的开销,全力以公供孩子。”
不少家长开启令人心酸的吐槽模式:
“家里没个上学的,根本不知道现在补课费有多贵。”
“他说补课花了这么多钱,别人都不相信,不理解。”
补课费贵,孩子校内作业重,家长们囊中羞涩,孩子们负重前行,一切看似都是累赘,不愿意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这就是中国式家庭的窘迫。
补习班到底有没有必要?育儿畅销书作者尹建莉在樊登读书会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儿心经。
尹建莉的女儿读高中时,由于数学成绩不理想,她的老师曾私下里找过尹建莉:“你女儿其他成绩都很好,就数学差一点,你给她在外面找个补习班练练。”
尹建莉听完老师的建议后,做了两个权衡和思考。
权衡得失。高中生的学习已经非常忙了。如果再去数学班,往返的路程就要一个小时,上课还需要花两个小时,那半天的时间都没了。
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其实女儿数学一直不好,是因为她对数学不感兴趣,不够自信。
分析清楚后,尹建莉很坚决的抉择不报班,从如何激发女儿的数学自信来入手。
她跟女儿说:“你们数学老师说感觉你数学潜力挺大的,但是现在成绩稍微有点不理想,你在这方面多问问老师,多做做题目,你在这方面还是很有潜力的。”
她女儿听完后有些怀疑:“我数学这么差劲,老师怎么还说我有潜力。”
尹建莉是这样说的:“你们数学老师教了那么多学生,还不知道谁有没有潜力啊。”
用善意的谎言激励女儿。尹建莉认为:激活孩子的自信,比花钱报几个班更重要。
与尹建莉座谈的樊登也分享了一个故事。
她的读书会里有位妈妈,她儿子有个问题:不爱读英语。不爱读的原因是,他从上海人,到北京后念英语地方口音很重,别人总笑话他,后来他就更加不愿意开口读了。
那时候樊登他们正在做二次反馈的讲座,恰巧说到如何表扬孩子的问题,当时他们就建议那位妈妈回去编造一个表扬的理由。
妈妈回去后就跟儿子说:“你们老师今天早上给打电话了,说你的发音已经变的越来越准了。”
他儿子听完后白了一眼:“你胡说。”
事情过了一个礼拜后,那位妈妈兴奋的给樊登打电话说:“我儿子最近老读英语了。”
她送儿子回南通老家,她儿子在南通还跟外婆吹牛:“你知道吗,我们老师说我现在英语念的越来越好了。”
为了让编造的表扬更真实,那位妈妈特意给儿子的英语老师打了电话,让老师当着孩子的面夸了一翻。后来她儿子不读英语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无独有偶,补习班并不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唯一选择,激发孩子的学习自信,才是在调动孩子校内学习的动力。
刚结束的人大代表会议,教育局的领导也表示:“孩子的压力是谁给的,每个家长心里都有一把称。”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谁都有“上小学的孩子”,然而不同家长的选择,给孩子带来的却是继而不同的结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