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上的水果品种繁多,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医食兼优,大家都比较爱吃水果。但是,吃水果并非多多益善,如果过食或暴食亦会致病,诸位在“大饱口福”时切莫轻视。
1、苹果
果汁可止泻,空腹吃可治便秘,饭后吃能助消化。但是苹果富含糖类和钾盐,摄入过多不利于心、肾保健,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肾炎、糖尿病者,切忌多食。
2、梨
具有止咳、化痰和清燥等作用,对治咳喘、风热、咽炎等有良效。因性寒,脾胃虚寒、口吐清涎、大便溏泄者应慎食;又因含糖量高,过食会使血糖升高,故糖尿病者少食。
3、橘子
橘子含有胡萝卜素,由于短期内大量摄入柑橘(每天吃1~2斤以上)或胡萝卜等,肝脏不能及时将胡萝卜素进行代谢转化为维生素A,使血中的胡萝卜素的含量骤增,导致黄色色素沉着在皮肤和组织内,从而引发了胡萝卜素血症,造成皮肤发黄。
4、柿子
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C和鞣酸,营养丰富,有降压止血、清热滑肠、润肺生津等功效。但内含大量柿胶酚和果胶,与胃酸相遇会凝集成纤维性团块,即“胃柿石”,导致胃脘疼痛、消化不良;又因果胶有收敛作用,故便秘者忌食;不宜空腹服用,更不宜与螃蟹、山芋等同食,否则更易产生胃柿石。
5、葡萄
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C和鞣酸,营养丰富,有降压止血、清热滑肠、润肺生津等功效。但内含大量柿胶酚和果胶,与胃酸相遇会凝集成纤维性团块,即“胃柿石”,导致胃脘疼痛、消化不良;又因果胶有收敛作用,故便秘者忌食;不宜空腹服用,更不宜与螃蟹、山芋等同食,否则更易产生胃柿石。
6、肥胖者别大量吃水果
只吃水果,当心患上胖人易得的血糖或血脂过高等疾病。因为水果本身富含糖类,如果你吃太多糖类食物,又少运动,会发生血糖或血脂过高的问题。这一点,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患者,还有只吃水果餐减肥的亲们,以及孕妇们要特别注意。
7、水果不宜榨汁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购置了榨汁机,觉得喝新鲜的水果汁既美味又方便。但营养专家提醒,除牙不好的人外,水果最好不要榨汁喝,直接食用更营养。
因为喝水果汁会减少人们对水果中富含的纤维素的摄取。而这些纤维素具有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保健功效,还能有效地刺激肠胃蠕动,促进排便。此外,直接食用水果容易产生饱腹感,而喝果汁会不知不觉摄取过多热量和糖分,增加患病几率。
8、切好的水果处理当易受细菌污染
水果表面容易受污染物、化学物品、动物排泄或沙门氏菌等细菌污染。假如新鲜水果没有经消毒处理,水果表面便可能会有沙门氏菌类。而用刀具切开没有清洗的新鲜水果时,受污染的水果外皮的细菌会经刀传给食用部分。切开的水果在室温下存放太久,细菌便会滋生。
9、忌饭后吃水果
饭后立即吃水果,不但不会助消化,反而会造成胀气和便秘。因此,吃水果宜在饭后2小时或饭前1小时。
10、水果大多属寒性,更宜在下午吃
有些人习惯起床就吃水果。其实水果大多是寒凉食物,刚起床时就食用会刺激肠胃。最好在下午三四点吃水果,这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利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