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武汉和许多湖北的其他城市,人们生了小孩,有办“洗九宴”的习俗。“洗九宴”的意思就是孩子出生第九天,要进行一次从上到下的全身洗浴,又取谐音“喜酒”之意。
“洗九宴”前,娘家要“送祝米”,这些都是湖北的老习俗。“送祝米”一般在“洗九”进行。日子确定后,婴儿的外公、外婆、舅父、舅母、姨父,姨母等就要花一笔钱“送祝米”。送祝米一般是携带一只母鸡、一只公鸡,将一些米面、鸡蛋、红糖、新衣担送去。到了产妇家,产妇的母亲或年长的至亲,陪产妇说说话,讲讲如何喂养婴儿、保养身体的经验和道理。
渐渐,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送祝米的礼品也日益讲究。除米、糖等食品外,还有给新生儿送的各种鞋袜、衣帽、玩具、童车等等。到产妇家后,客人还要给新生儿见面礼,钱数多少不等,视经济条件而定。而朋友邻里,一般在送祝米前,将礼品送往产妇家,以表示慰问祝贺。
“洗九”规矩较讲究。外公、外婆等一行到来,要鸣放鞭炮。外公、舅父等男客请到客房,外婆、舅母等女客请到堂屋,上烟敬茶后,礼宾先生派人分发油条给满堂客人,以示主人大方。吃饭时座位非常讲究,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上席有大小之分,亲的坐大首,疏的坐小首。吃饭开始,每人一碗酒糟两根油条,接着是十大碗菜,糕卷鱼肉之类,几乎无所不有,特别丰盛。期间,产妇的公公还要带着烟酒到桌前寒暄一番:“坒府喜添一丁(或千金),喜酒慢用。”喜桌上要有红糖茶每人一碗。亲朋好友一同参加喜庆酒宴,俗称“喝糖茶”或“吃喜面”。
宴席结束后,对前来参加喜宴的客人,主家要向他们每人分发若干个红鸡蛋,或是一十九或是二十九不等,给产妇的娘家篮子里放上红鸡蛋、红糖、专制的糖饼和挂面。产妇如生的是男孩儿,对其娘家送来的鸡,要回一只公鸡,若生的女孩儿,则回一只母鸡。
现在红鸡蛋已经不流行了,大家更喜欢选择一些时髦洋气的礼盒。的一些样子好看,口味更好的,比如爱哆哆喜饼,里面除了喜蛋,还有曲奇、糖果等。喜蛋也选用的西式喜蛋,更符合现代人口味,也更让人放心食用,造型精美大方。
小孩过了满月,小俩口则要带婴儿和礼物去娘家走亲,这叫“出窝”,以示对“送祝米”的回谢。
婴儿出窝,也就是第一次去外婆家,规矩也很多。要折一束桃树枝,上面用红丝线系上七枚铜钱和五枚染成红色的花生果,桃枝用于驱鬼避邪;七枚铜钱象征“吉星高照”,又有“人财两旺”之意;花生是长寿果,取“长寿百岁”、“五子登科”、“儿女双全”之瑞征。桃枝系上红线、铜钱、花生,花花绿绿,确是美丽的饰物。人们看到它,便知“出窝”的来了。出窝有走一趟娘家聪明一回的说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