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已经成为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过敏已经成为全球六大疾病,全球20%的人群深受过敏的困扰,而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达30%。那么,宝宝过敏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有效预防宝宝过敏?啾啾妈为大家讲解。。。
宝宝过敏是怎么回事?1.宝宝过敏的几率呈上升趋势全球大约有1.5亿人患有哮喘。在特应性皮炎里(俗称“湿疹”),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达30%。在过敏患者中,食物过敏困扰着全球2.2-5.2亿人。近年来,中国过敏性疾病有快速上升的趋势。有研究提示,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率10年内增加了1倍。纯母乳喂养率的降低,可能进一步增加婴幼儿过敏的几率。
2.皮疹、发痒可能是过敏症状 很多宝宝有轻度到中度的过敏,脸上或身上会出现皮炎,家长往往并不在意,觉得无所谓,孩子有点湿疹不碍事。还有家长并不知道孩子是过敏,认为只是热引起的。看着孩子往身上乱抓甚至有的皮肤都抓破了,才明白孩子是“痒”啊!其实,孩子过敏,远不止痒。“小小的”过敏却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从婴儿期开始,可能会伴随终生。要说增加了社会的疾病负担有点不可思议,但肯定会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虽然医学及科技已经相当发达,但对过敏的发病机制研究得还不够完全清楚。很多过敏体质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能够控制,可能无法根治,但却可以预防。3.容易导致过敏的常见食物 容易导致过敏食物有牛奶、鸡蛋、花生、坚果、鱼、大豆、小麦等,大约占到食物过敏的95%以上。国外对小麦及坚果过敏的比较多,而国内对小麦及坚果过敏的较少。还有人对黄瓜、莴笋、茄子等过敏,但属于是极少数。婴儿最常接触和致敏的食物抗原首当其冲是牛奶,大多数普通奶粉都是由牛乳改进而来的。由于羊奶和牛奶有交叉蛋白抗原,对牛奶过敏的孩子对羊奶很可能也过敏。过敏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出现明显消瘦,发育落后或延迟等。一般孩子脸上有湿疹,家长容易注意到,可一些过敏的孩子往往会影响到肠道,导致肠道粘膜充血等,导致宝宝腹泻或便秘,从而影响营养素的吸收。过敏对宝宝健康有什么影响?1.宝宝过敏可能会诱发哮喘 过敏可能会有很多种表现,包括特应性皮炎、支气管哮喘、胃肠道症状、过敏性结膜炎等。其中有牛奶蛋白过敏的儿童中,患哮喘性鼻炎和湿疹比一般人群更常见。婴儿湿疹则能够作为宝宝到了幼儿哮喘最重要的预测指标之一。可见,婴儿期过敏可能会到幼儿期发生哮喘。2.过敏性体质可能会遗传
儿童患过敏性疾病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因此过敏还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有研究提示,如果父母中有一个是过敏体质,孩子患过敏的几率为20-40%;父母双方都有过敏体质的,孩子患过敏的几率40-60%;如果爸爸妈妈双方都有同一种过敏表现如哮喘,那么孩子患过敏的疾病会进一步增加,可达到50-80%。因此,如果父母自己是过敏体质,孩子已经出现过敏现象,那就很可能与遗传有关了,如果还没有宝宝,则要当心宝宝可能会出现过敏。
3.宝宝过敏的环境影响因素 导致过敏的环境因素很多,如二手烟、室内虫螨、宠物、药物使用(如抗生素、某些激素)、过早接触整蛋白食物等等。国外有研究显示,剖宫产会增加过敏高风险婴儿的过敏风险达3倍。为什么剖宫产会增加宝宝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可能是由于剖宫产没有像直接分娩那样接触母体菌群,剖宫产后抗生素的使用,宝宝可能接触到医院院内的病原菌,以及剖腹产延迟了母乳喂养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剖宫产儿肠道健康菌群定植延缓,180天以后才接近自然分娩儿水平。正常情况下,体内免疫需要处于一定的平衡,才能更好的维持健康,过敏不是免疫力低下,往往是免疫力调节出现失衡,导致部分免疫细胞异常亢进。如何科学预防宝宝过敏?1.预防宝宝过敏从孕期做起 要想预防宝宝过敏,就要从多方面着手。孕产妇是否有过敏家族史,生活习惯及环境、孕妇对分娩方式及喂养知识的认识,孕期的用药史。有针对性的进行过敏预防。 回避孕期可预见的过敏风险因素包括: (1)二手烟:二手烟的危害极大,对胎儿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二手烟可能会导致胎儿流产、发育畸形,儿童期发生白血病。孕期暴露在二手烟同样会增加宝宝出生后患过敏的风险。 (2)避免无医学指证的剖宫产:剖宫产能够增加宝宝患过敏的发病几率,这在剖宫产居高不下,而过敏性疾病不断增加的今天,不得不让父母们深思! (3)避免频繁使用室内消毒剂/清洁剂:很多家长害怕孩子感染,频繁的使用室内消毒剂/清洁剂进行室内消毒。其实,我们需要的是相对清洁的环境,而非无菌环境。无菌环境反而不是好事,同时增加消毒剂/清洁剂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体内的机会,会破坏肠道的正常菌群,增加了宝宝过敏的机会。 (4)孕期避免无医学指证的抗生素或其它药物的使用:国外研究表明,抗生素或解热镇痛要可能会增加宝宝患过敏的风险。2.母乳喂养是过敏最佳预防措施 母乳喂养是最佳过敏预防措施,主要考虑到母乳喂养的低敏性、母乳中的菌群、母乳中特有的细胞因子以及母乳中的免疫物质。具体为: (1)母乳喂养的低敏性:来源于母乳喂养的蛋白质为同种蛋白质,婴儿免疫系统不易被致敏。母乳中含有蛋白质片段(肽),致敏性低,但可以温和地刺激婴儿免疫系统,诱导免疫耐受,降低过敏的发生。 (2)母乳中的菌群:母乳含有的正常菌群定植宝宝的肠道,可以发挥免疫调节功能。 (3)母乳中特有的细胞因子:母乳中含有大量的细胞因子,如TGF-β,CD14,IL-6,IFN-γ,能够调节免疫,从而降低宝宝发生过敏的风险。 (4)母乳中的免疫物质 :含有分泌型免疫球蛋白IgA,它能够与大分子物质结合,附着在肠粘膜表面,阻止大分子物质透过肠粘膜。 人类的神奇之处——妈妈体内的益生菌跑到了胎儿或婴儿体内:妈妈肠道的菌群能够通过一定途径(如免疫细胞吞噬细菌,经过短暂的菌血症)经胎盘和羊水到达宝宝的肠道。母乳并非是无菌的,而是含有一定量的益生菌,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这是人类的神奇之处。3.益生菌预防过敏 效果未得证实 大量的研究已经揭示,一些益生菌具有预防过敏的作用。能够调整肠道菌群的构成,从而发挥调节免疫的功能,让免疫维持一定的平衡,从而达到预防过敏的作用。 但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具有这样的效果,也不是一般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或饮料就能达到治疗或预防过敏的作用。只有某种特定益生菌制剂才能由此作用,如乳酸杆菌属鼠李糖菌种可以用来治疗及预防婴幼儿过敏。 有研究表明,不论是产后母乳自己服用益生菌,还是直接喂给婴儿,都可以有效地预防高过敏风险儿早期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特别是特应性皮炎,这种预防作用可以延续到儿童4岁。当然,是否值得推荐补充益生菌预防,还需要更多的研究。研究归研究,目前还没有权威机构推荐通过补充益生菌来预防过敏。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