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呢?有专家说4个月,有专家说6个月,身为妈妈的我凌乱了。。
搜罗一大圈,给大家分享一下:
其实,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时间表,有些4个月就准备好了,有些要晚两个月,到底怎么判断宝宝能吃辅食了呢?
当当当,答案在此!
妈妈只要注意仔细观察以下信号,就等于宝宝告诉你“我准备好吃辅食啦”!
宝宝需要添加辅食的“小信号”
1.能独立支撑头部
2.能自己靠着坐稳
3.总想着把其他东西往嘴里塞
4.能较为准确地抓拿物品
5.喜欢盯着家里人吃东西
6.能够做出吞咽和咀嚼的动作
7.吐舌反应消失(如果把有食物的小勺伸进宝宝嘴里,宝宝不会用舌头把勺子顶出来)
8.宝宝吃完母乳或配方奶后,仍表现出对食物的渴望
如果宝宝表现出以上特征,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我准备好啦!让我开始尝试新食物吧!”
接收到宝宝的信号以后,我们如何与宝宝一起探索新食物,让他顺利度过辅食喂养的初期呢?
窍门1:给宝宝喂养辅食应该从更容易被接收的食物开始,食材由单一到多样化,循序渐进。
辅食喂养第一阶段,宝宝对矿物质的需求增加幅度最大,其中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是铁。
蛋黄的含铁量虽然较高,但不容易被小宝宝吸收,且过早添加蛋黄容易造成过敏,表现为呕吐、皮疹、腹泻等。
所以我国卫计委建议这个阶段首先应该选择能满足宝宝补铁需要、易吸收、且不易过敏的食物,最好是强化铁的米粉。
接下来,适当的蔬菜、水果,都可以用于宝宝第一阶段的辅食添加。
如果妈妈们想亲自动手做给宝宝吃,可以选择有机无添加的水果和蔬菜,无农药、添加剂,把宝宝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当然,如果你经常要带宝宝出门玩耍,天气比较热的时候,带着瓶瓶罐罐很麻烦,而且食物容易变质,那么你可以选择成品包装的果泥。
窍门2: 宝宝再成长一段时间,到7-9个月龄后,就可以考虑继续添加其他类型的食物了。比如:
肉类,一定要选择优质的,非常细腻的肉,才适合刚吃一段时间辅食的宝宝。
窍门3: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多留意宝宝的便便,因为从哺乳期进入辅食添加时期,宝宝的大便性状(颜色、气味、粘稠度)会发生变化,例如:
1.颜色:会出现部分食材的颜色
2.气味:味道会比单纯喝奶时臭
3.粘稠度:会比喝奶时成型些
在这个时候,如果宝宝的大便干燥,并且呈颗粒状,有硬结的情况,说明宝宝可能便秘了,这个时候可以适当添加小皮的西梅苹果泥。
来自意大利西西里岛的西梅富含纤维素,能促进宝宝肠蠕动,较好地改善便秘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添加辅食期间,如果宝宝的大便很松散、很稀,甚至有些带黏液,可能是他的肠胃受到刺激了,应该减少辅食的添加次数,如果3-5天内仍未改善,应该去医院就诊。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本辅食制作神器《宝宝辅食添加与营养配餐》。
很多新手妈妈在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好迷茫,不知道什么可以加、什么不可以加,伤透了脑筋,走了很多弯路。有了这本书,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