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孩子安静下来是天使,发起脾气变恶魔。
在面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应避免不问青红皂白地责备孩子,更科学的做法是探究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对症下药。一般来说,通过有效的引导,孩子在四岁后发脾气的次数会明显减少。
发脾气的原因:
1、性情使然。有些孩子天生就爱发脾气;
2、饥饿、疲惫、压力、过度刺激;
3、出现孩子无法应对的情况。
对策:
最核心的处理原则是:对孩子合理的要求要表示理解、尽量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温柔但坚定地拒绝。尤其是第二点,不要因为孩子哭闹时间太长而失去耐心,要让孩子清楚认识到发脾气对于不合理的要求无济于事,这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采取不同对策:
1到2岁的孩子以及发脾气频率不高程度不严重的孩子,可以采取低调处理的方式应对:
减少压力,避免饥饿、疲惫和过度刺激;
意识到孩子的感受,在孩子即将爆发时候通过其它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找到发脾气的原因。如果孩子在逛街时爱发脾气就应该限定逛街时间,让孩子比较轻松地度过内心排斥的事情;
家长要保持冷静或者假装冷静。如果此时家长生气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如果需要说话应保持平静的声音;
静待孩子脾气消失。一旦孩子发脾气达到高潮,讲道理就显得为时已晚,不如不理睬这一行为直到它自行消失。如果此时表现的过于关注,孩子会认为发脾气能吸引家长注意力;
确保发脾气得不到回报。如果孩子为了得到一样不必要的东西而发脾气,此时不要满足他的要求;
奖励机制。当孩子很好地应对挫折时,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奖励。
2岁以上或持续或发脾气严重的孩子,需要一系列管理办法。
记 7-10 天日记,记下你孩子发脾气的情况。
确定较容易发脾气的情况(比如,疲惫,购物,吃饭时间)。想办法避免那些情况或者减少对孩子的压力。
确定孩子发脾气的诱因,寻找减少或者避免发脾气诱因的办法。
诱因一:被告知不行时引发的孩子苦恼
预防方式:
1、将有吸引力且易碎的东西放置在他们够不到的地方(让大孩子把其最喜欢的玩具放在够不到的地方)。
2、合理的情况下尽量说是
3、提供选择
4、用另一个活动转移孩子注意力
诱因二:被要求或者告知做某件事时
预防方式:
1、少发指令。
2、检查你的指示是合理性。发脾气更有可能是你的孩子被要求做了他不能做的事情。
3、提前告知孩子你要做什么。这样她知道她的活动即将要改变。
4、可能的话应提供多种选择。
诱因三:对于一个物品或者活动的挫败感
预防方法:
1、在孩子发脾气前提供帮助
2、将令人感到沮丧的玩具放在够不到的地方或者不让孩子接触某项活动
3、告诉你的孩子如何使用某些物品
爱发脾气,真的不是你家孩子的专利,作为家长,不需要过于的焦虑和着急。但千万注意不要给孩子错误的鼓励,拿发脾气来控制家长是小孩子惯用的手段,引导的过程,其实是咱们和熊孩子进行的博弈。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基础上,适当严厉,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是有必要的,但适当的这个度,只能妈妈们自己去摸索。用心育儿,静待花开,淡然陪伴孩子走过某个特殊的阶段吧。(来源:六妈罗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