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会对他说“你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句话看似在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这是在推卸责任,真的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是不会随便说这句话的!
游乐场里,一个孩子拿着自己的小皮球,开心地玩了起来。没多久,又过来了一个小男孩,看见小皮球后,二话不说地冲过来,一把把球夺了过来,拿着球就跑。
正在玩球的小男孩一下懵了,眼睁睁地看着球越来越远,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然后,像突然间醒悟过来一样,走到妈妈的身边,拉着妈妈的衣服,指着被带走的球,说:“妈妈,球,球……”
正在埋头玩手机的妈妈听见孩子的哭声,不耐烦地抬起头,说:“你的球又被抢走了?又想我帮忙是吗?妈妈跟你讲过了,你是男子汉,要学会自己想办法。你的球被抢走了,你就自己想办法把球要回来啊,别动不动只会哭着回来找妈妈!”说完,低头继续看手机。
小男孩撇着嘴,不情愿地看着被抢走的球,站在妈妈身边,一动也不动。
妈妈等了一会,见孩子没动静,无奈地把头抬起来,说:“妈妈说了,你要自己学会想办法,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孩子还是一动不动,妈妈发火了,生气地说:“你怎么这么没用?让你去把自己的球要回来都不敢!这是你的东西!”
听了妈妈的话,小朋友大声地哭了起来。抢球的小朋友家长见状,这才跑过去,从自家小朋友手里把球拿回来,说:“他抢你球是他不对,看,奶奶帮你把球拿回来了。不哭了啊!”
小朋友拿到球,顿时安静下来,妈妈无奈地看着这一幕,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哎,这孩子太没用了,每次东西被抢走了都只会哭,一点独立自主性都没有,真烦人!”
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生活中是不是经常见到,当小朋友出状况求助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你自己想办法解决!”父母觉得自己这样做是用心良苦,是在鼓励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当小朋友不知所措的时候,父母就会生气、懊恼孩子太无能。
但是,我们有没有考虑过“你自己想办法”这句话对孩子的伤害呢?或许你会认为告诉孩子:“你自己想办法”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啊,怎么可能伤害孩子呢?
我们深入地剖析“你自己想办法”这句话看看。
首先:告诉孩子“你自己想办法”,孩子是不是就真的能想到办法?
一天我接仔仔放学时,遇到一位爷爷带着小朋友急匆匆地赶回到校门口。原来,小朋友作业本留在教室里忘拿了。
爷爷一边走一边责怪道:“你这孩子怎么搞的,连书都不记得拿,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要仔细点,结果倒好,连书都忘了,我看你作业怎么办。反正今天我不会帮你的,你自己想办法解决。”
小朋友跑到校门口,爷爷就在三米开外地地方远远地看着。门卫把小朋友拦下来,问他怎么了。
小朋友怯怯的说:“我作业忘在学校了,能不能进去拿?”
门卫说:“对不起,小朋友,现在已经放学了,没有老师允许,我们不能随便放小朋友进学校哦。”
一听自己不能进去取作业,小朋友郁闷地低垂下头,怯怯地看了看门卫,又回头看了看爷爷,不知所措。
爷爷沉着脸,说:“不要看我,说了今天你自己想办法,我不会帮你的。”
这就把小朋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能想到的办法是回学校去取,但却被门卫阻挡在外,而爷爷又表示不帮忙。在小朋友有限的头脑里,他想不出还有什么解决办法,同时他又知道作业不做的后果,只好瑟缩地站在门口,低垂着头。
几分钟过去了,门卫看小朋友站在校门口,一动也不动,就劝小朋友说:“叔叔没经过允许,是不能随便放人进去的。要不你回家联系一下老师,跟老师说说,作业明天回学校再补!”
小朋友看了看爷爷,爷爷说:“不要看我,我不管。你自己想办法。”
听了爷爷的话,小朋友更手足无措了,只能垂头丧气地站在原地。
就这样爷孙俩僵持在那里,又过去了十几分钟,一名老师出来了,看见站在门口的小朋友,耐心地过来,询问清楚原因后,说:“根据学校的规定,放学后没有经过允许,是不能随意进出的。你可以回家问问同学今天的作业是什么,先做,明天再把答案补在练习本上。你也可以打电话给你的老师,把情况告诉她,看看老师怎么说。如果实在不行,你明天回学校再补,你告诉我你的班级和姓名,我明天跟你们老师说,现在先回家。”
听完老师的话,小朋友突然眼前一亮,说:“老师,我想起来了,我作业已经做完了,只是忘了带回家。”老师鼓励道:“很不错哦,那你现在可以安心回家了。”小朋友这才拉着爷爷回家。
从这个小朋友的反应我们可以知道,小朋友不是不愿独立面对问题,在发现问题后,他想到了解决办法——回学校去取。只是没想到到了校门口,却不能进,这个时候的处理办法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家长丢一句:“你自己想办法”,其实是把他丢入一个更加孤立无援的境地!
孩子都不知道要怎么办,又怎么可能想到办法呢?在内心害怕又紧张的情况下,孩子只能站在校门口。如果那位老师不出来,不教孩子处理办法,孩子是不是要一直站在校门口呢?
文章第一个事例里球被抢走的孩子也一样,当他球被抢走时,他已经不知所措,内心慌乱又紧张,而且他的东西被抢走后,他是害怕的,妈妈让他自己想办法,他根本不知道有哪些方法是可行的,只能站在原地,用哭来解决。而在他哭的时候,对方家长帮助他把球送了回来,那孩子就会认为:“我哭了就能解决。”下次他就会继续用哭来解决问题。因为他脑海里只有这个“成功经验”。
那有的家长可能会对此提出反对“有的孩子就是能自己想出办法解决啊”,那我们就来看看就算孩子真的想到办法了,他的办法是不是对呢?
我曾经听一位小学老师和我分享过这样一件事
雯雯是一个很乖的孩子,妈妈从小就很注重培养她的独立意识。遇到问题总是告诉她:“你自己想办法。”
一天,学校举行口语考试,每个孩子拿着试卷去别的班级老师那里轮流答题。雯雯答完题,就随手把试卷交到了别的老师那里。
等她回到班级才发现,其他小朋友的试卷都没交,班长说一会老师会来收的。
雯雯顿时着急了,她的试卷已经交了,最关键的是,她根本不记得自己交给了哪个老师。怎么办?如果没有试卷老师一定会责怪自己的!可是她又不敢告诉老师,万一老师也跟妈妈一样,让她自己想办法,这可怎么办呢?
雯雯焦急地四处张望,她回过头,发现后面那个粗心的小男生,正与他邻近的同学嘻嘻哈哈打得开心呢。他的试卷就随便地扔在桌子上。
“如果我把他的试卷拿过来,改成我的名字,那我不就有试卷了吗?老师和妈妈也不会骂我了吧!”
雯雯悄悄地拿起了小男生的试卷,慢慢地转过身来。她感到自己的手心都紧张地出汗了。
幸好身边的同学都在自顾自地玩,没有一个人注意到雯雯。她赶紧拿起橡皮,迅速地把小男生的名字擦掉,换成了自己的名字。
一会,老师进来收试卷了。雯雯听见小男生嘀咕:“咦,我的试卷去哪里了?”他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垂头丧气地走到老师跟前,告诉老师自己把试卷弄丢了。果然,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他,重新拿了一份试卷给他,让他挨个去找老师答题。
看到小男生被批评,雯雯觉得很愧疚,但是她又松了一口气,内心甚至感到一丝得意。“这是雯雯自己想到的办法呀!”
可惜没高兴多久,另外一个老师找了过来,说雯雯的试卷交到他们班去了。班主任老师这才发现雯雯居然有两份试卷,随后查明了真相。
雯雯有没有认真想办法?她的独立性究竟够不够?这两点我们都毋庸置疑吧。但是我们却发现孩子想到的办法是不对的。
在孩子的学习中,我们更是会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对孩子说“这个已经教过了,你自己想办法。”而忘了当孩子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就是他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个时候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孩子就会绞尽脑汁,认真思考。但因为他们真的不懂,他们想出来的办法就很容易是错的。
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再纠正就很难了。因为这个错误的答案是他们费了很大的劲才想到的,他们拼尽全力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很难被纠正的。
孩子之所以成为孩子,正是因为他们的能力有限,要不断的在生活中学习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家长的责任正是陪伴孩子成长。陪伴的一部分就是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教会他如何解决。
即使在动物界,动物妈妈也不是说放手就放手的啊。像狮子妈妈教小狮子捕食,它们是先把小狮子带在身边,让它先看自己如何捕食,当小狮子一天天长大,狮子妈妈会逐步让小狮子尝试捕食,先捕食半死不活的猎物,当小狮子能力逐步增强,它们捕食的猎物越来越灵活。最终完全离开妈妈。
我们陪伴孩子成长不是更应该如此吗?在孩子最初不懂的时候,父母演示给他看自己是怎么处理的。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可以通过亲自演示、绘本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明白遇到问题时可以怎么做的。
在孩子明白事理后,可以跟他讨论,听孩子说一说他能想到哪些解决方法,然后说一说自己的解决方案,与孩子一同探讨这些解决方案可能带来的后果,让孩子去实践中逐渐明白哪个方法是有效的,这样孩子在真正遇到问题时,大脑才会搜索到解决方案,进而自己进行解决。
经过这样培养的孩子才会真正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也才会在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时向家长请教,一起讨论解决办法。
我的朋友琳曾带儿子去美国上了一段时间幼儿园,她说美国幼儿园的老师教孩子都是一次又一次耐心演示,自己是怎么动手的。他们从来不会越界去帮孩子做,而是会耐心的演示给孩子自己处理的过程,直到孩子学会为止。所以她儿子从美国回来,独立能力高了很多。
而这确实是我们很多家长欠缺的。我们习惯的做法是:当孩子不会做的时候,毫不犹豫,直接动手帮孩子做。在孩子习惯被安排后,又抱怨孩子依赖性太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进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孩子“自己想办法”。
孩子像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学,但他们需要被引导有哪些可行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凭他们的小脑瓜在空白的脑海里搜寻解决办法。
那些什么也不教,一味地让孩子“自己去想办法”的家长,才是真正的对孩子不负责。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孩子更是如此。在孩子还没有能力的时候,告诉孩子“你自己想办法”这才是对孩子最不负责的做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