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的宝宝的宝妈,都被同样的一个问题给困扰住了,孩子什么样才算吃饱,非得等宝宝自己吃的吃不下了才算是吃饱么?宝妈要这样想就错了,那时候的宝宝很有可能就是吃撑了。特别是在晚上的时候,宝宝吃奶又特别的频繁,每次就应该让宝宝吃多少更合适呢?其实宝妈只要注意宝宝的这几个动作,就能轻松判断出宝宝是不是吃饱了。
1.根据宝宝咽奶时候的声音
医生表示,宝宝在吃奶的时候是有固定规律的,每吃2-3口的时候就能听到一大口下咽的声音。如果说宝宝就是这样的吃奶的话持续十分钟左右宝宝就已经吃饱了。但是如果说只听见宝宝在大力吸吮的声音却没有听到宝宝下咽的声音很有可能就是宝妈奶水不足或者过少,这样的话宝宝是肯定没有吃饱的。
2.观察宝宝的尿尿次数
宝妈要注意,如果说正常情况下也就是宝宝能吃饱的情况下小便的次数应该是在8次左右,如果说宝宝每天的排尿次数明显偏少或者偏多,宝宝就多数是没有吃饱或者吃的过多,这个时候就需要根据排尿次数调整宝宝的进食量了。
3.看宝宝的重量
新生宝宝的体重其实是最能反映宝宝的进食量的。正常情况下宝宝第一个月体重应该增长幅度在30克左右,如果说宝宝体重增长幅度过大,那就是宝宝每天吃得过多。虽然说孩子喜欢吃是好事,但是也一定要注意控制孩子在小的时候的进食量,避免给肠胃造成过大的负担。
4.看宝宝的反应
宝宝的反应其实是最直接简单的,在夜晚的时候如果说宝宝吃完就不闹了或者不哭了那就是吃好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哄哄宝宝再次入睡了。如果说在白天的时候宝宝自己从乳头离开的话,那就也是吃饱了。
在孩子小的时候,因为不能说话,所以就会容易出现吃的过饱或者挨饿的情况,只要宝妈多注意观察宝宝自身,其实就能做出合理的调整。(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