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怀孕37周称足月,胎儿在37周前出生即属于早产,一旦出现早产情况,通常会希望尽量安胎至34周,医师表示:「让胎儿在母体内多待一些时间,增加存活率。」而目前健保给付的安胎周数至孕期36周加6天,37周不用再安胎。
出现5个危险因子,需安胎
哪些是引发早产的危险因子,需要谨慎以安胎方式来维护母胎健康?
危险因子1 :规则子宫收缩
发生子宫收缩时,应先分辨是假性宫缩或是有效的宫缩。所谓的假性宫缩,例如孕妇吃完饭、走路、甚至如厕等发生子宫收缩情况,医师指出:「轻微的子宫收缩不会造成子宫颈改变,多休息就好,不用安胎。」而有效的宫缩,即1小时内出现6~8次的子宫收缩或20分钟内子宫收缩4次以上且持续1小时等,同时合并子宫颈变软、扩张等,即需要安胎。
如果子宫收缩频繁,1小时达3~5次以上,医师表示,应观察是否合并出现其它变化,像是收缩强度较强、带有分泌物或出现像月经来的闷痛感等,可能需要评估是否安胎。
至于规则子宫收缩的缓解之道,首先是卧床多休息,并请医师开立口服安胎药,倘若状况未获改善,可能需要住院安胎。
危险因子2子宫颈闭锁不全
子宫颈闭锁不全,亦即怀孕中期子宫颈不明原因变薄及扩张,合并羊膜由子宫颈破裂或滑出,造成胎儿提早分娩。若曾在怀孕中、后期发生2次以上(含2次)的自然流产,或子宫颈曾做过锥状切除手术,医师指出:「可考虑在怀孕14~18周做子宫颈缝合术。 」
另外,医师补充:「若经由超音波检查发现子宫颈较短,亦为子宫颈闭锁不全,建议在怀孕12~17周做子宫颈缝合术,多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原则上,若未出现子宫收缩,无须住院安胎。」采取自然生产的孕妇,通常会在37周拆除缝合部位,并请孕妈咪增加活动量、等待产兆;若预计采取剖腹生产,则待生产完毕再将缝合部位拆掉。
目前可藉由子宫颈长度来评估早产机率,医师表示:「如果子宫颈长度在正常范围,早产机率低。若较短,引发早产机率约3~5成。不过,子宫颈较短不代表一定会早产。」基本上若没有出现腹痛、子宫收缩等情况,通常以黄体素安胎。
危险因子3:感染引起子宫收缩
感染亦为引发早产的常见因子,例如:阴道感染等,医师表示,如果没有妥善处理,不仅可能造成子宫收缩,严重还会导致破水、引起早产。而在治疗因感染引发子宫收缩的状况时,首先会做细菌培养,再决定施打抗生素或口服抗生素。假如此时有早产征兆,则一面进行安胎、一面治疗。先以1周为疗程,如果感染治疗完成,但子宫还有收缩情形,仍得先住院安胎,直到子宫没有收缩为止。
危险因子4:产前出血
正常来说,孕期16周以后不该发生不正常出血,倘若有产前出血,医师说明:「会先进行内诊检查子宫颈是否长瘜肉」。若出血起因于子宫颈瘜肉,只要走路摩擦就会产生点状式出血,即使服用安胎药亦无法改善,因此,会评估是否藉由门诊手术将瘜肉切除。
另外,造成出血的原因亦要视怀孕周数而定。如果孕期5个月发生出血,必须检查是否为前置胎盘,当胎盘位置较低时也容易引起出血,建议多卧床休息,并施打安胎药来让子宫放松、减少收缩而造成出血情形。
由此可知,产前出血除了可能是前置胎盘或胎盘剥离等引发,也可能是子宫颈瘜肉导致,医师指出:「原则上,如果出血合并子宫收缩,可能需要安胎。」
危险因子5: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属于高危险妊娠,可能会不定时出血,一旦出血合并腹痛则必须立即就医检查。不过,如果没有出现腹痛也没有出血,医师表示:「基本上不用安胎,但必须增加产检的频率。」
医师亦补充:「前置胎盘多为无痛性出血,假如合并子宫收缩,易加速出血情况,所以要注意活动量。」此外,由于胎盘的位置较低,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性行为、搬重物或从事粗重的工作,甚至不能内诊,以免触碰胎盘造成出血。(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