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的,最怕小宝有个小病小灾了,尤其是经常发烧,摸着宝宝浑身发烫,对妈妈来说也是一种煎熬。但是这时候,爸妈稳住阵脚最重要,宝宝发烧并不可怕,只要爸妈不踏进这些误区,采用合适的方法就能很快解决。
误区一:捂一捂出点汗就好了
这是大人常有的观念,自己生病的时候也是盖得厚点睡一觉出出汗就好了。但是孩子的体质与大人不同,退热的根本是将体内多余的热量散到体外,高热时给孩子穿盖太厚,非常不利于退热,还会诱发高热惊厥。
误区二:用酒精搓身体可以降温
虽然物理降温法很有用,但是多数爸妈往往不清楚大血管流动的部位,只是拿酒精随意的给孩子擦拭。但是酒精在蒸发过程中会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使皮肤收缩出现寒战反应,更不利于体内热量散发。
所以建议爸妈还是采用温湿敷或洗温水澡的方法,这样比较安全。
误区三:发烧后立刻带孩子去医院
其实,孩子发热一般只有3小时,很难通过体检或血液检查寻找到发热原因,妈妈急忙赶往医院也没什么用。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38.5℃,就要给他服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和泰诺林,但一定要注意计量是否合适。
误区四:一发烧就输液
大家都觉得输液好的比较快,其实那只是一种假象而已。输液把药液直接输到血管里,直接被人体吸收,所以感觉上痊愈得比较快,并不会缩短病程。而且很容易感染并降低孩子的抵抗力。
所以,生病时,我们应遵循能口服就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给药的原则。
那么宝宝发烧后大人究竟该怎么做呢?
首先,多给孩子喝水,增加体内水分;其次,减少衣服或覆盖物,同时相应提高室内温度;最后就是适当服用退热药物,利于体内散热。(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