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在四处奔波,寄希望于未来,只想把最好的带给孩子。从第一次感受到胎动开始,从他呱呱坠地开始,从他喊第一声妈妈开始,我们以一颗融化的心,包裹世间最坚强的铠甲,为了他一往无前地去奋斗,却忘了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①
上司美婷是我们眼中的女强人,做得一手精妙的报表,与客户洽谈时神采飞扬,谈吐不凡,深得老板器重。
不久前她休了年假,回老家去看望1岁半的女儿。
美婷和老公都是各自公司的骨干,从美婷休完产假之后,两个人因为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只好把孩子送回了老家爷爷奶奶身边。
这次回来,美婷的状态有点不大对头,很多时候会走神,有时见她盯着手机里宝宝的照片呆呆地看。
同为妈妈的我,理解她和孩子分离的难过,简单的聊天中,了解了事情的缘由。
美婷这次回家,照例给孩子带了很多礼物和漂亮的新衣服,一颗心像怀春的少女,砰砰直跳,见女儿的激动溢于言表。
然而这种兴奋很快被浇灭了。美婷已经大半年没见女儿了。上次见到女儿时她还是一个粉嘟嘟的小婴儿,刚刚会爬,会伸出小手求抱抱。而现在,女儿已经学会了走路,会张口喊妈妈,有了很多小心思。可是,女儿口中的妈妈却是喊向奶奶的,尽管奶奶一次一次地纠正,小小孩童还是固执地向着奶奶喊着妈妈。而面对妈妈伸出的双手,却漠然得如同陌生人。
这些情景,生生刺痛了美婷的心。她说,几天来,她一直在反思,自己错过了孩子成长中那么多珍贵的时光,错过了牵着她的小手学习走路,错过了她埋在自己肩头忸怩的撒娇,错过了她的第一声妈妈,还错过了更多,更多……
②
事业和孩子,是生活留给女人一个大大的难题,无论怎样取舍,都会有遗憾。我只想说:哪怕有一丝可能,一定要让孩子留在自己身边。
我和儿子小树的第一次分离,是在他15个月的时候。也正是这一次分离,让我意识到,和父母分开,带给孩子的痛,比我所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小树是一个很爱笑的宝宝,每天早上起床,看着守在他身边的我,他都会第一时间绽放一个甜甜的笑容。也许是我一直注意给孩子安全感的原因,从他出生开始,从未表现出特别黏我。甚至连断奶,他都不哭不闹,一次成功,反倒是我内心隐隐失落。这也让我一度以为小树是一个有点“心大”的宝宝。
其实,大部分时间,小树是由奶奶照顾的。在他5个月的时候,我重返职场,奶奶悉心照顾他,他也未表现出与我有分离焦虑。这也是我在他15个月的时候,放心让奶奶把他带回老家的缘故。
尽管如此,为了第一次的分离,我还是做了很多准备。带上了他熟悉的被子和小枕头,我和树爸一起,把他送回老家,一起度过了3天的适应期。
分开的第一天晚上,我们打开视频,他看着手机里的爸爸妈妈,前所未有的焦急,大声的叫着,带着一丝哭腔,迷茫又让人心痛,我们草草的说了几句,就挂断了视频。
之后的第二天、第三天,我只是打打电话,再也没敢视频聊天。奶奶每天给他录像发给我们,他垂着头,不肯看镜头,嘴巴里喃喃的叫着妈妈,声音由大到小,眼睛里满是失落,看得我的眼泪也掉了下来。
我终于知道,我犯了一个错误,一个很大的错误。
几天之后,接了小树回家,我想象中的亲热场景没有出现。他固执的不肯和我有一丝眼神的交集,不肯让我抱,默然的回避我。他竟然在生我的气,小小的他,用无声的恼怒,抗议着我与他的分离。甚至我发现,他的反应力和之前的活泼伶俐都有一丝退化。而之后,他开始疯狂的粘我。
时间已经过去半年了,“分离后遗症”依然存在。因为当初离开是发生在小树睡着之后。直到现在,每天睡到7点的他,都会在6点左右抱住我的手臂然后继续睡觉。如果找不到我,就一定会翻身醒来。
③
在孩子成长的0-3岁,是一生最关键的时期。在这期间,大脑发育将完成80%,性格养成和行为习惯将基本确立。更有国外专家指出,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决定着孩子成年之后,他与社会的关系。在这段时期里,与父母建立亲密感,产生无可替代的安全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乐观的个性,培养孩子形成充盈的幸福感。这些也是孩子发展人际关系、智力发育、发挥创造力的基础。
孩子的成长,恰如一支离弦的箭,在时光匆匆中,你来不及抓住尾巴,就已经看它一去不返。美婷说,她还记得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那张小脸贪婪地在自己胸口蹭来蹭去,只有在自己的怀中才能安稳入眠。那些亲密与依赖,如今已成为母女之间淡漠关系背后的镜花水月。
而那一次分离带给小树内心的不安,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弥补。我能做的,只是在他半睡半醒的每一个清晨,用自己的手臂,轻轻的环抱着他,等着他睁开双眼的时候,第一时间给他一个宠溺的笑容。
从现在开始,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吧,你终会发现:这爱与呵护,才是你能够送给孩子最昂贵的礼物。同时,你更会发现:这美好而温暖的时光,是孩子带给你最珍贵的礼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