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忙碌,都希望孩子能够早点开始自主阅读,一些家长也担心长期的亲子阅读会让孩子产生阅读依赖。
其实,亲子共读开始后,孩子转向为自主阅读并不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只不过对刚开始识字的孩子来说,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还需要家长的亲自指导。
从亲子伴读到自主阅读
其实,要孩子达到真正意义的独立阅读,必须要度过一个“共同阅读”的时期。
如果孩子能有一个亲子陪伴的共同阅读期,并且坚持得越好,间断性越短,那么孩子就越容易自主地独立阅读。也有专家表示,父母多给孩子读书,能从多个角度促进孩子未来的自主阅读。
学前阶段,儿童的阅读都是在父母陪伴下进行的。没有亲子共读的前提,就会使孩子缺失阅读中的价值引导,很容易产生误读现象,这样致使自主阅读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并且,阅读的难度过大,会挫伤孩子的阅读兴趣。美国阅读委员会的专家指出:给孩子朗读比看课文、做各种练习册和家庭作业都重要。大声为孩子朗读,应该贯穿整个小学阶段。
从亲子伴读到自主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需要有耐心。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自主阅读
孩子何时可以开始自主阅读?最重要的是看孩子当前的阅读状态,而不是看孩子现在几岁,也不是认识多少字。
只要孩子还有让你给他读书的意愿,就尽可能尊重孩子,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在孩子还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强迫孩子自主阅读,不但不能培养起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还可能会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观察孩子的反应,看他能否读懂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能否明白故事背后的含义,从而更好地了解孩子、支持孩子,并鼓励孩子自己解读。这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
引导孩子学会自主阅读的小技巧
1、中途撤离
在我们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妈妈不妨在阅读进行中“突然”向孩子提出:“对了宝贝,妈妈有一个邮件还没有回复,你自己阅读吧,等一下妈妈再过来陪你一起看”。
这时,一般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孩子不情愿地点点头,然后自己埋头看书。而另一种是,孩子问妈妈多久处理完邮件。特别是刚开始的几次“中途离开”,妈妈最好给予孩子一个明确的时间承诺,让孩子放心一个人阅读,然后在承诺的时间内回来继续和孩子一起阅读。经过几次“交锋”,慢慢延长离开时间,以起到引导孩子自主阅读的效果。
2、不过于强调阅读速度
孩子前期的自主阅读节奏是缓慢的,认字不多势必以拼读为主。有的孩子阅读一篇小故事用了半小时还没有读完,家长就着急上火,这样很容易打击孩子阅读的自信心。
当某一次孩子自己读下来一本书,抓住机会夸奖孩子。而且这种夸奖,可以结合下一本“更加有趣的故事”,鼓励孩子向有更多字的读物发起挑战。
3、选择合适的桥梁书
桥梁书,顾名思义是存在于图画书与纯文字书之间的一种过渡,大部分的拼音读物都属于桥梁书的一种。6-7岁的孩子刚刚学会拼音,桥梁书是正好用来做阅读的好工具,以此来实现孩子从亲自阅读到自主阅读。
在孩子刚开始自主阅读的时候,家长不要急于撒手,不要完全抛弃亲子共读。
延长孩子自主阅读时间的办法:
1、由一个故事的精彩片段过渡到整个故事;
2、可以在亲子共读时,分出几页绘本交给孩子来读;
3、把一个故事进行分角色阅读。
在不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前提下,慢慢放手,真正给予孩子属于自己的阅读时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