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家中通常都是一个小孩6个大人看管,当然,这自然而然少不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带养,而最常见的是宝宝奶奶也就是婆婆的带养。在大多数人眼里,婆婆帮带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婆婆也会很乐意去带宝宝,她们会觉得这是很开心的事,已经抚养一代人的她们会觉得自己经验丰富,足够有能力去把自己的孙子带好。对于儿媳来讲,婆婆带孩子的经验丰富,不会对孩子没有耐心,自己就可以很放心的去工作。这样大大就减轻了自己的负担。
可现实真的是这样的么?看似经验丰富的婆婆们带养孩子的方式真的能适应现代孩子的发育发展么?
在我个人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习惯的变化,以及大部分年轻家长的育儿观念,婆婆的经验丰富俨然已经不管用了。不是她们的经验错在哪,而是新时代需要新的育儿观念。所以大部分家庭中,在带孩子这件事情上,婆婆和儿媳之间经常会产生矛盾,甚至老人们的有些做法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但无论何时,我都要站出来说话。
本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婆婆带孩子的误区,希望本文不会掉粉~
错误观念1
从宝贝出生开始说起,有的婆婆觉得宝宝天然的头型不好看,会刻意的让宝宝去睡平头,我甚至听到一个老人曾说过要用书本当枕头,这样睡出来的才好看!天呐,这个观念真的是错得离谱!我们在这里不讨论婆婆认为的头型是否好看,就单纯的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婆婆的做法非常影响孩子的脑部发育,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小脑发育不健全。孩子出生后到3岁之前,他的大脑都在不断的发育,家长要很细心的去呵护才对。
错误观念2
婆婆认为长大之后腰腿好看必须绑腿,给刚出生的宝宝绑腿,其实,这种做法限制了宝宝在睡觉时的自如动作,固定的姿势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绑腿不能预防0型腿的症状,实际上O型腿是佝偻病的症状,不是捆绑可以预防的。
另外这种方法对宝宝的运动能力发育不利,妈妈想要预防O型腿可以经常帮宝宝把腿伸直揉一揉。另外不要让宝宝太早站立,这样腿部承重过早,腿型容易不直,宝宝是很喜欢蹬腿的,绑住他他也会不舒服的。
错误观点3
豆豆妈妈是一名上班族,自宝宝出生后7个月后,每天8点出门,晚上7点下班到家,和大不部分上班的妈妈一样,孩子由婆婆看管,时间一长,他的烦恼就出来了,妈妈每天晚上回家宝宝都不要妈妈,都是和婆婆很亲近。而婆婆这时候就会把宝宝抱走,说“宝宝不要你,你去做别的吧”,其实在带孩子方面婆婆是帮带,既然是帮着带就不能占主导作用,千万不能喧宾夺主,这样一来,儿媳就不能正常按自己的思路去养育孩子,孩子不会和妈妈建立很好的亲子关系,对宝贝的发育发展都是极不好的。这样也可能会恶化婆媳关系,儿媳会觉得婆婆在和自己争夺孩子的爱。
聪明的儿媳下班回到家会主动安排婆婆去做别的事,自己制造机会和宝宝单独相处。
错误观点4
等到6个月以后家长都会给宝宝喂养辅食,由于宝宝还没有冒出乳牙,没有咀嚼的能力,家长会喂养一些比较稀的食物给宝宝,但老年人不同,他们会按照以前的喂养方式,给孩子喂嘴嚼的食物,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中西方文化不同,在孩子喂养吃饭的问题上也有不同,我们家长中98%的都是喂养,但在西方国家,从宝宝第一口辅食之后,更多的是让孩子自己尝试进食,可以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及手部精细运动。
如果有妈妈让宝宝自己进食,婆婆就要说话了,这样会很容易卡喉咙,把食物先放进成人的嘴里咀嚼后再喂,有利于孩子消化,我想给大家科普一下,第一成人咀嚼喂食不卫生。健康成人的口腔里也有会许多细菌生长,很容易通过被嚼过的食物进入孩子口腔,如果孩子口腔粘膜有破损,会引起局部感染。二是孩子吃由成人嚼过的食物,自己就不用费力的咽下,不但不利于调动孩子的食欲,影响孩子咀嚼肌的发育,对孩子牙齿生长的刺激也极为不利。三是很多营养物质会在咀嚼时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孩子吃这样食物就没有任何营养价值
错误的观念5
最后一点关于教育的问题,在这里我要特别表扬下包宝宝奶奶,我家宝宝一岁多才开始上早教的,一岁之后奶奶主动提出让宝贝去接受早教锻炼,而且坚持到现在大部分都是奶奶陪同着去上课,大家都知道现在不像以前只要把孩子养大就可以了,现在都注重孩子的脑力、身体机能的全能发展。宝宝奶奶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适当的锻炼才能更好的发育发展。其实我想给孩子出去锻炼也是好的,我们不奢望孩子这么小能学到什么,但我该给予孩子的就不能缺。
现在孩子大部分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被捧在手心长大,脾气免不了会坏,会很叛逆,儿媳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婆婆就会干涉的现象极为普遍。这种干涉不但不利于对孩子的管理教育,也不利于婆媳关系的融洽,是婆婆们应当注意的重点问题。遇到此类问题,儿媳管教孩子时,婆婆可帮腔正面引导,既不能护着帮倒忙,也不能批评儿媳管教孩子的行为,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只有听父母的话才有好结果。
带孩子需要整个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密切配合和科学养育。爷爷奶奶要明白,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是其父母,母亲的爱是不可替代的。只要告诉婆婆的在帮带孩子中不触碰儿媳的底线,您一定会孩子那里得快乐,从子女那里得到尊重。(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