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爸说
说起应试教育,相信不少人都要恨得咬牙切齿吧,“它让我变成了考试的机器”。曾经被裹挟其中的我们并没有充足的话语权去对抗它,所以,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重新认真思考应试教育的福与祸,恐怕就是现在,当我们成为父母,可以为孩子做一些决定的时候。
当我们说“我一定不让孩子像我当年那样受应试教育之苦”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我们当年从应试教育中获得的益处?
听听不同的声音,结合自己的感受,你也许会对“应试教育”有更丰满,更理性的认识。
小马君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硕士,现居美国,任职于美国最大的早教机构之一的Bright Horizon,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战经验。
看到太多对国内教育愤怒+焦虑的人,但作为应试教育的产物,外加有着18岁后一直在美国求学工作的经历,我却一直都不觉得中国教育真有那么不堪。也许因为我从来不是“差生”,感受不到应试教育的罪恶和残酷。但就算“应试教育”有一万个不是,我依然觉得这种方式筛选出来的结果是有可信度的。
为什么这么说?虽然考试第一名的那个学生长远来看不一定是班里混得最好的,但排名总是垫底的却往往很难出人头地。虽然在应试教育下的确会出现“高分低能”的人,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考试好的学生,在记忆知识、归纳总结、逻辑推理能力方面就是要更胜一筹。如果总身处末流,在这几方面能力上肯定是有所欠缺的,因此别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应试教育”身上。
经常跟身边留美的朋友聊起对中国教育的看法,大家都是从中国“考场”上摸爬滚打过的硬汉,语气似乎平和许多,对“应试教育”反倒多了一份感恩。听到最多的是大家谈高三,说这一年的经历太宝贵了,让一个人明白努力和奋斗的滋味。还有人说,中国的教育至少让他掌握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就是“考试技能”,无论中国外国,工作学习,这都是必备的,不仅帮助缓解压力更能节省时间。
面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又开始思考,到底应试教育里有没有被我们忽略的优势?我也仔细回想了自己的教育经历,希望给正在或即将要奋战在第一线的“家长们”一些启发。
l 应试教育,让我们容易理解别人,体会他人的感受
l 应试教育,让孩子们的交友圈更有质量
l 应试教育无法规避时,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与他们同在”
面对“考试”这个洪水猛兽,我们早就结盟,学会了“共情”
今年跨年,听了罗胖的4小时演讲,印象最深的就是下面这句话
其实说白了,他讲的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共情(Empathy)”,一种能为他人设身处地去感受的能力。但共情,恰恰就是在“应试教育”下,我们可能获得的宝贵财富之一。
1
因为“应试”,同伴间的“共情”无处不在
从小学开始,老师们就很喜欢做一件事情叫“1帮1结对子”。如果你哪科学习好,一定需要帮助一个该科成绩不怎么理想的。老师给出的理由也特别简单:没有一个人是可能做到完美的,你可以从别人的错误里学东西。我记得当时还有这么一种鼓励机制,如果你与结对子的小伙伴都有分数上的提高可以奖励两面小红旗;如果只是原本成绩好的分数提高就会被扣掉一面红旗。虽然这个方式有些粗暴,但至少老师在传达一种观念,“心里不能只揣着自己。”
“应试”这个目标,让我们每个人都连得很紧。最感人的一幕出现在高二分班考试前,各班排名末尾的会被集合到一个慢班去,可班里没有人希望有同伴离开,原本成绩差的同学开始很主动地去刷题,他们旁边也都有一堆小伙伴围着陪他,看不得那些一起奋战的好兄弟好姐妹独自承受。
虽然我也认为人的能力不应只靠成绩来衡量,但我仍然感受到,正是“考试”这个不讲一丝情分的猛兽反倒让小伙伴们走得更近,而且迸发出无限的正能量去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并肩战斗。这一点,我觉得只有在中国才能体会得到,而且很值得去体会。
2
老师与学生的“共情”,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
仔细想想,中国老师和美国老师真不太一样。我从没见过哪个美国老师会在放学铃响后依然在办公室里奋笔疾书地改作业,或者留几个熊孩子重默重背外加谈心的。
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又不会因为这样多拿一分钱工资。说白了还是替孩子着急啊。老师们其实十有八九也不喜欢应试教育,但还是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改变。毕业后回母校,老师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以为我那个时候不知道你们这些小动作啊,只是不点破罢了。”
比如班上有人谈恋爱,基本上老师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嘴上说“不许”,其实暗地里也没少“帮忙”。比如上课叫学生回答问题,总故意去点那对情侣,引得全班一阵起哄,或是讲讲段子逗个乐,接着说“好了,笑也笑过了,接下来该好好听课了。都给我精神点,我是怕你们睡着了。”知道学生们不容易,不过老师的爱心很少表现在口头上,看到我们午休趴在桌子上会悄悄地关掉教室的灯,把窗户拉紧一些,甚至给我们披上一件外套。
平时再怎么严肃,家长会的时候,老师们也会反复斟酌是否真要把不及格的卷子留在学生的课桌里。多少次,犯了错误被叫到办公室,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如果下次再这样,我就要找你家长了!”但现在我们也知道了,刀子嘴豆腐心,他其实还是站在我们这边,愿意给我们无数多个“下次”。
因此在面对“考试”这件事情上,学生老师甚至家长要比创业者更团结。中国的“应试教育”不一定都是坏的,它能让我们体会到比分数本身更重要的感情,也让我们学会“共情”,并懂得要努力、坚定地实现目标。
“应试”需求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社交”红利
标题写错了吧?“应试”跟“社交”还能挂上钩?是的,在中国这个大环境里,两者就是有着特别紧密的关系。之前写过一篇《“攀比”不是病,是孩子确立社会地位的方式》,里面提到,孩子们都希望通过一些方式,得到同伴不一样的眼光和特殊的社会地位。
也许你听说过,在崇尚个性与自由教育的美国,人们非常重视体育,体育好才是真的cool,每天放学孩子们都会加入各种各样的运动俱乐部进行训练,比赛也是家常便饭。共同参加体育活动,确实能帮助结交更多的朋友,但我认为“应试”需求更是能拓宽孩子交际圈的黄金途径。
比如,坊间一直有人将著名培训机构某东方戏称为“红娘”。如果有一天,孩子很高兴地跟你说,我想去上XX班,不一定是那里的老师多好,对要学的东西有多么大的兴趣,而很可能是因为他的小伙伴也在那里上课,或者在那里有一些比班上更有趣的同伴。
如果说美国孩子的足球或者篮球兴趣是特种社交货币的话,那么中国的“应试”需求简直是一种牛到不行的通用社交货币。毕竟在这里,拼学习才是王道!不管是学校,还是“补习班”“培优班”,有多少个“志同道合”,跟你一样为着共同的目标奋斗的小伙伴们,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见面频率,今天你给我占地儿,明天我给你讲题,大家的感情自然会牢牢地黏在一起。如果我有了孩子,我绝不会抵触他去上各种学习班,但目的并不是看中成绩能提高多少,而是让他有机会遇到更多的人,有更广阔的社交圈子。
当然,“应试教育”自有它的问题,只是希望大家可以更加全面地看待一个教育问题,而不是“从众式”地一窝蜂去踩或者顶某个观点。不管你喜欢还是讨厌,如果短时间内绕不开,还需要跟“应试教育”“更愉快”地打交道的话,不妨参考一下我的两点建议:
1用榜样的力量让孩子感受到“应试”的动力
我小时候最痛恨的就是我在房间里做作业,我爸妈在隔壁客厅看电视。这会让我特别讨厌学习,希望早点儿变成大人。但如果有一个大人可以陪伴我一起做卷子,我的心里会好受很多。其实孩子要的并不多,只是希望你能够看到他的努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惰性,所以特别需要榜样的力量。如果你能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看手机不开电视,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读书,写字,或者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那么我相信,孩子看到你这个榜样,也会愿意专注认真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有的父母说我都忙了一天那么累了,还不能休息一下吗?可别忘了,孩子可能比你上班更累,尤其是学龄的孩子,白天上了一天课,放学了还要写作业、复习。这种压力对成年人也是一种很好的督促,会促使我们更加专注和高效地完成工作。
陪他一起认真学习,陪他一起休息玩耍,这些细节的背后展现的是家庭成员对于孩子的“共情”,可别小看了孩子感情上的满足,这可以彻底改变一个孩子的学习行为。
2应该力挺孩子的时候必须站出来!
初中有位语文老师,有天把我爸妈叫到学校,说我的语文成绩太差了。我爸妈说,“需不需要去课外请个家教补习一下?”我到现在都清晰地记得那位老师说的话,她说,“补什么补,你儿子补了也没用!”接着我爸就和语文老师吵了起来,我妈把我带出了办公室。
那天晚上,我妈来到我的房间和我说,“爸爸妈妈相信你,你们老师可能是生气了,千万不要理睬她的话。”当时我就哭了。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特别幸运。很难想象,如果当时我父母没有选择站在我这一边,而是听信了那位老师甚至放弃了我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我始终觉得这样的人不配当老师,但同时我又特别感谢有全世界最爱我的父母,在最关键的时候选择相信我。而我也是幸运的,后来他们帮我在课外找到了一位特别优秀的语文老师,不仅没让我对这个学科产生厌恶,看,我写的文章现在还有人正在读呢!
写在最后
今天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帮“应试教育”说好话,只是想从一些不一样的角度去分析它可能带来的优势。身在其中,很多事不以我们的意愿为转移,但身为父母,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比如,你是否愿意和他并肩作战,是否能在必要的时候勇敢站出来维护他,不管在哪种教育体制下,这些都是父母真正的功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