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做个有效能的父母----你的管教观念落伍了吗? 很多父母常问:孩子什么时候才会长大、变懂事一点?也有父母感叹,孩子大了就完全变了,变得让人觉得陌生而不容易了解...不知你是否也有同感? 记得我家老大小学六年级时,有一天回来对我说,他不要在用旧的水壶了。我觉得很奇怪,那个塑料水壶才用了一年多,并没有坏啊?我就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个水壶好幼稚,好像小孩子用的!”让人听了既好气又好笑,这孩子以为自己多大年纪啊! ●时代不同,管教观念改变通 这件事也让我警觉到,当孩子渐渐‘长大’、不想再当‘小孩’时,父母究竟该如何看待,很可能就是决定亲子关系良窳(yu第三音)的一大关键。例如,当孩子开始喜欢打扮自己,每天早上都在浴室里“摸”上半天;顶上明明没多少头发,也要拼命把额前吹出一个漂亮的弧度···你对此有意见,他却说:“我们班上都是这样子”让你拿他也没办法。 还有早餐时间,孩子的动作从来没有快过,总要父母在一旁连吼带骂地催他:“动作这么慢,上学要迟到了,还不快一点!”或者是,看不惯孩子大冷天穿太少,逼他多穿一件,他却说:“穿多了同学会笑。” 几次下来,孩子会不会觉得,只要在家吃早餐就会挨骂,还不如自己出去买三明治?亲子专家鼓吹“全家人一起吃早餐”,反而变成亲子战争的导火线,再好的美意也变成恶意了。 为什么连“穿几件衣服”这种事,亲子之间都会发生争执?这是因为,做父母的总是担心孩子受凉、生病;但仔细想想,我们年少的时候,不也常因不愿多穿衣服而被父母叨念? 天底下为人父母的,好像总是不自觉地站在对立面去管教孩子;孩子小时或许还能奏效,但孩子大了就可能有所反抗,而渐渐出现“管不动”的情形,让父母觉得管得很累。这就是父母的“效能”不佳,导致亲子互动不理想。 父母亲必须意识到,孩子成长到青少年阶段,他们的想法就已经跟过去的儿童价段完全不同;必须充分了解今天的青少年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才能了解孩子的心理,并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成为所谓的“有效能的父母” ●年少轻狂,自我观念相当强 时下青少年说话强调“我”这个字,像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我有话要说”等流行语。在青春期的孩子眼中,“自我”是最重要的;这和我们过去的成长经验,可说是完全不同。 四十岁以上的家长应该还记得,我们那时最常看到的标语是“时代考验青年,青年创造时代”之类的;“青年”只是一个集体名词,根本不强调“我”;或者是:“大我”而没有“小我”,因为大家谈的都是国家、社会、规范、责任,而不是个人的小情小欲。 记得我读高中时,有一次我们班同学在校外和人打架,教官第二天把我们全班集合大骂一顿,最后说:“你们爱跟别人打架我不管,但要记得先把你们的制服脱下来,去打死了我也不管!”因为“制服”代表学校,穿着学校制服和人打架有损校誉,这就是“大我”意识。 可是,曾几何时,我们的孩子和我们那个时代的观念相差那么多!他们开口闭口都是“我怎么样、我怎么样”。每句话好像都爱告诉你:“我比你了不起,你要听我说!”所以,面对这种自我观念非常强的孩子,在辅导过程中就必须拿出不一样的方法,才能叫孩子心服口服,而不是阳奉阴违。 虽然许多亲自专家一再强调,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跟他们互动,但是,有几位家长做到?因为我们都是在矛盾中长大。当我们在管教孩子时,一定常说:“我是你爸爸(妈妈)你要听我的!”因为我们从小就深信“天地君亲师”五伦的观念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我们也自然认为孩子们听话才是对的。这种亲子关系迟早会出现状况。 ●凡事都管,不如辅导去试探 在和孩子互动时,我们该扮演“严父”还是“慈母”呢?这点常让大家觉得很困扰。 有一次参加一个青少年问题研讨会,与会者对“训导”和“辅导”做了一番讨论,最后的结论是----“什么事都要管,禁止孩子们犯规”是“训导”;“辅导”并非盯着孩子们说“这个不能、那个不行,”而是要让孩子们有机会探索自己,让他们自己去体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举例来说,如果家有两三岁的小孩喜欢玩火,看到点蜡烛或煤气炉时会很兴奋地想去摸,我们通常的教育方法一定是骂他,或是打一下他的手心说:“不可以,会烫烫!”可是,这样他就会降低好奇心而不去玩吗?不可能,孩子只是在我们看得到的时候不敢玩,只要我们一不注意,也许就出事了。 我们如果只是禁止孩子不准做这、不准做那,而没有告诉他为什么不准做、做了会有哪些后果,这就像“严父”的角色,只知一味禁止。相对的,“慈母”的角色则是要带着孩子去试探一些我们原本会禁止他去做的事情。 我曾亲自带孩子去过一次电动玩具店,一边和他玩,一边叫他注意观察旁边那些人是什么样的人,吃、喝些什么东西,花多少钱。 孩子告诉我,“这些人好奇怪,还那么年轻,不读书又不上班,哪来这么多钱玩电动?又抽烟、又喝酒,看起来就不像是好人!”结果孩子当下决定,以后再也不去电动玩具店。如果我们只是要求他不要去,绝对达不到这种效果。 ●开放思考,孩子甘愿受引导 假如你三番两次警告孩子放学要直接回家,千万不要转到漫画店或电动玩具店去玩,孩子即使答应了,也并不代表他一定不会去;有时受不了诱惑,他还是会偷偷去。因此,不管你是扮演“严父”或是“慈母”,都难免挫折感。究竟是孩子太坏,还是我们做父母的有问题? 因此,对于孩子的管教,与其设立很多规定,还不如用开放的态度,让孩子自己去发觉、探索自己的问题所在。 不要期望他们还像小时候一样,父母说什么他们都会听;而是要设法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思考,走进他的行为,走进他的梦想,这就是民主。只有用这种方式,我们才有机会去引导我们的孩子,而不是让他们远离我们越来越远。 要强调的是,“严父”和“慈母”并不一定是固定身份;爸爸有时候可以扮演慈母的角色,而妈妈也可以成为严父管教孩子。 在改变孩子行为的过程当中,不能一味要求速效,希望孩子把不好的行为马上矫正过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要求他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去改,哪怕是一点点,我们也要给他鼓励。 比方说,孩子本来就没有一回家马上做功课的习惯,怎么可能因为父母骂他一次,他就会改变?更糟的是,有些父母因为孩子老是骂不听,就用更严厉的方式来教训他;结果不但未能达到目的,反而可能把亲自关系越弄越糟。 ●放下身段,幽默一下更圆满 所以,要做个有效能的父母,就要注意孩子的特质,挖掘孩子的优点,并找机会告诉他们或赞美他们;哪怕是一点点的鼓励,都能让他们越变越好,而不是一味要求他们照着你的想法,变成这样或那样,让他们觉得自己老是达不到父母的标准而灰心。 其次,要改掉孩子某个偏差行为,首先要寻找一个健康的行为来代替。比如孩子喜欢打电动玩具,屡劝不听,不妨找一个竞赛型的游戏来引起他的兴趣,像是篮球,模型飞机等,让他从中获得相同的成就及满足,建立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便能渐渐远离偏差行为了。 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做有效能的父母,很多观念都要重新建立,其中一个就是要放下身段,多了解一点孩子喜欢的偶像、游戏和服饰等,可让亲子关系的联结更紧密,循序渐进地达到更有效的沟通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当孩子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跟他说话,是不是尝试着用童言童语跟他们沟通?我们会说:“吃果果,坐车车!”而不是:“吃水果,坐汽车。”即使有些教育理论认为,后者比较有助于孩子们正常语汇的发展,但前者却会使孩子们感动兴奋,觉得跟父母产生了某种联结。 因此,学习“放下”,偶尔幽默一下也不错。所谓:“幽默”,并不是讲讲笑话,而是放轻松,有时改变一下生活方式,改变一下说话的口气,学习放下我们的成见及对孩子“成龙成凤”的期望,包容他、接纳他,才会看到孩子的长处,甚至连缺点、都会看成优点,亲子关系自然会越来越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