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育儿误区,很多家长可能觉得自己已经有效的避开了,譬如枕秃不是说明缺钙、宝宝不吃饭不代表一定缺锌、多吃盐并不能帮助宝宝长力气等等。其实育儿误区远不止这些,下面提到的这些你看看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每当宝宝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总能听到大人们的评论“看这个宝宝多胖乎啊,长得好!奶水好!……”似乎评判宝宝发育好坏的标准只有宝宝是否更胖一些。
其实,体重仅仅是宝宝发育状况的指标之一,评价宝宝是否喂养得当的指标还有身高、大动作、精细动作等等。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曲线,有些孩子个头大一些,也有些孩子显得瘦瘦的、身量偏小。只要宝宝一直遵循相对合理的生长曲线增长,没有较大波动,那么提示宝宝喂养较为合理。一味的追求胖会导致宝宝从小埋下健康隐患,毕竟肥胖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有着密切联系。
哺乳期的妈妈们经常会担心乳汁分泌不足,宝宝没吃饱,因此很多家长急于给宝宝添加辅食。一般情况下,母乳可以保证宝宝6个月以内的营养所需(维生素D需要额外补充),因此,没有特殊情况,应6个月以后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
多家权威机构的最新建议是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初期就给他们吃含铁多的食物,也就是肉类。
这意为着,应该在刚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就给他们吃谷物、蔬菜、水果和肉,让他们接受这些食物。有研究显示,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直接尝试肉泥可能会给宝宝带来更多好处。这是因为肉泥富含铁、锌等,宝宝需要及时补充铁来满足机体的需要。
通常,1岁以内的宝宝,尽量尝试原味食物,宝宝的辅食不额外加盐。宝宝不爱吃辅食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多给宝宝自己学习吃辅食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宝宝对辅食感兴趣,另一方面从一开始尝试辅食最好让宝宝坐宝宝餐椅,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
作者:刘长伟,营养学硕士,南京市儿童医院主治医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