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带孩子出去,手里正好有垃圾,你会怎么去做?是随手扔掉?是自己去找垃圾桶?是把垃圾给孩子并让孩子扔进垃圾桶?还是……
假如我带孩子出去,手里正好有垃圾,一般来说,我会自己去找垃圾桶扔掉,或是指着不远处的垃圾桶跟孩子说:来,宝贝儿,那里有个垃圾桶,帮妈妈去扔掉。
一直以来,我都自认为这样做是对的,直到有一次遇到一对母女……
两寻垃圾桶
今年夏天,陪爸妈去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房产证过户,跟我们一起办理过户业务的是楼上的邻居小任,她们夫妻两人都是教师,正在上幼儿园的女儿佳佳也一起跟随。在排队等待的过程,我发现这个小女孩家教不错,既不像周边其他孩子聒噪不停,也不像一般的女孩儿,在大人聊天的时候时刻粘着闹腾。从家带着一个布娃娃,细声慢语的给我讲着这个娃娃的来历以及在幼儿园的趣事。
终于排到了我们。她爸妈跟我爸妈过去签字,我们两个站在旁边等候。签完字摁完手印,工作人员递过抽纸,让大家擦手,小任把佳佳喊过来,连同我爸妈用过的纸巾全都给了她,并说:宝贝儿,我跟爷爷奶奶还有别的业务要进行,你能帮我们把用完的纸巾扔掉吗?
佳佳仰起可爱的小脸说:可是我不知道垃圾桶在哪儿啊?这个妈妈并不像我一样把垃圾桶的位置指给孩子,而是说:哦,妈妈也不知道垃圾桶在哪里啊,但我相信我的女儿一定会自己找到的,对吗?这时,佳佳点了点头,接过妈妈手里的纸巾,在交易中心的大厅里开始找垃圾桶,我们几个大人在原处远远的看着。
找了一圈,并没有找到,我看到了小姑娘的一丝犹豫,可能是想过来问妈妈,同时我也发现,小任顺势假装忙碌的低着头在文件夹里翻找资料。此时的佳佳,一个四、五岁的幼儿园的孩子,她会怎么办呢?
只见她向服务中心走去,哦,小家伙,真是不错,原来是想到了去服务中心去问工作人员。沿着工作人员的指引,佳佳顺利的找到了垃圾桶。当女儿完成这个“任务”回来时,妈妈给予孩子的是肯定、表扬与鼓励。
自己解决问题
哇,原来,还可以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想想自己一直以来……回家路上,跟这位并不太熟络的娘家邻居一路上交谈了教育之道。与其说交谈,其实更多的是请教。小任与丈夫也是两地分居,不在一个城市工作,她告诉我,女儿姗姗学步起,她就会引导孩子自己来解决问题。
比方说,孩子摔倒了,她从来不扶,也不显得很慌张,有的时候直接假装没看到,所以女儿从小就已经养成摔倒了需要自己爬起来的习惯,根本没有等大人把她扶起的想法。
比方说,带女儿去商场,女儿要去上WC,她会告诉女儿她也不知道WC在哪里,要不然咱们一起找?然后她跟在女儿的屁股后,什么都不说,任由女儿满商场的寻找。
再比方说,女儿在幼儿园受了委屈,觉得是小朋友欺负她,这个妈妈从来不掺合孩子们之间所谓的“斗争”,更不会去找老师,而是让女儿自己想办法化解。
授之以渔
回家后,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育理念也反观了一下周围家长们的教育方式,突然意识到,我们是不是有点急功近利?是不是走进了一个教育的误区?
前几天几个家长在一起的时候还在讨论:孩子写作业遇到不会写的字,大部分的家长会直接写出来,或是干脆拿出手机让孩子自己查,考虑到的是快捷,现在还有几个孩子养成自己查字典的习惯的?
是啊,我们只看重了“结果”,而忽略了 “经过”,也就是说,我们只是扔给孩子一条鱼,不让他饿着,却没有让孩子去想办法、拓思路的去明白、去学会,这条鱼是怎么来的。
前段时间美国总统大选,胜出的总统的优秀的女儿伊万卡瞬间圈粉无数,从她的成长经历不难看出,她的父母给予她的除了锦衣玉食,更是培养了她的自食其力与独立。再从佳佳身上,从这位从事教育事业的妈妈身上,让我明白了,教育,是应该授以渔,还是授以鱼。
家长的责任重大,但不应大包大揽,适时放手,适时懒惰,适时不去扶那一把,让孩子更多的去体验“经过”,或许,孩子将来的收获和成就一定会与众不同的。因为他会比别人更用心去做一个“渔夫”。
诚如作者所言,教育的意义不在于结果,而是过程。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很多教育方式都只注重结果,岂不知教育是一个大胆让孩子尝试、试错的过程。(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