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提问:
宝宝7个月,会坐了,平时逗笑不爱出声,笑出声是极少数。也不咿咿呀呀,偶尔会小小声地啊啊啊,经常出声只是用鼻音‘嗯嗯嗯’的。我们在三个月以后就有经常陪她说话,放音乐,就是不爱出声。请问要怎么办?
李建颖老师回答:
您好,无论孩子是不是脑炎,咱现在最需要努力继续做的是早期促进改变孩子现状。
您说宝宝还有一些咿呀声音说明会发声,我们在她发声的第一时间给与回应,才能强化出更多的声音出来。
每天都做的重复性很高的事情都可以给她说,比如吃奶、洗澡、睡觉、外出等等通通重复讲解,因为重复才能促使将来有印象,有印象才会觉得熟悉或好玩将来才会学着咱们的样子咿咿呀呀。
多做一些肢体游戏,顶牛牛、握手、虫虫飞、拉大锯等等,反复玩耍后宝宝一定会体会到好玩,哪怕只是很认真的看咱们都需要鼓励,微笑就更好,出声音就更棒了,日积月累才会有变化。
当然也可以让她平躺在床上用头轻轻旋转顶她肚子,并示范她哈哈大笑,因为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有什么反应,所以多多示范告诉她早期表达情绪情感。
其实目前咱只需要多多提高孩子的认知理解能力,只要理解到位了,会操作的玩具多了,乐趣自然就有了,发声笑就会增多,如果不理解怎么回事,也不会感兴趣,就别谈会喜欢地大笑了。
和宝宝玩耍时多用一些怪声,或丰富夸张的表情,说话抑扬顿挫等方法会更吸引她。
在此也建议咱购买一些亲子游戏的书籍,了解每个月龄发展水平进行相应促进。 如果在家促进效果不好建议您尽快找专业康复师指导。
希望能帮到您,有问题请及时联系。
宝妈追问:
平时放音乐给宝宝听是不是也能促进语言发育,是放儿歌还是轻音乐?还有哪些活动可以促进语言发育的?
李建颖老师回答:
您好,平时多放一些带词的儿歌会更好一些,另外除了放儿歌以外生活中多多交流正在做的事情,多描述给宝宝听,也就是帮她表达她的需求,很重要,多多玩一些亲子游戏,多说身边物品名称,动作用途等内容,多玩不同动作玩具,买各种动作的玩具,如拍鼓,捏响玩具,敲打玩具,摇铃,拉线玩具等不同动作可以促进宝宝将来动作模仿。
重要的是一起玩耍的过程,一味只放音乐或给她玩具自己玩没有任何互动语言的行为就像给孩子看三年电视一样,依然无法学会交流,无法提升理解一样,理解是要与自然情景相结合的。
任何有互动的行为均可以提升宝宝的听理解能力。希望能帮到您。
宝妈追问:
到几个月不会咿咿呀呀需要医生干预?
李建颖老师回答:
如果您觉得自己和孩子互动交流不是很好,现在就可以开始做一些促进了,以家庭指导的方法进行。先去找康复师对着孩子面对面尝试方法,看那些方法适合咱孩子,然后回家后继续练习,定期指导一下,防范一下总是好的。因为每个父母的学习能力不同,迁移能力不同,学习到的技术也会有差异。
通常六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可以和成人咿呀回应一些了。 所以您先按照我说的方法做如果自己还是无法互动起来说明技巧上仍需提高,就尽快找康复师指导。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