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是一个妈妈的幼儿成长日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妈妈由懵懂而觉醒,因觉醒而改变的过程。手记中妈妈对孩子细致的观察,对孩子深沉的爱,对生命的思考每每让我们感动。我们将以连载的形式刊登出来,一起分享她的观察、她的感受、她的思考、她的感动……
“吃对儿童意味着心智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口对事物进行认识,意味着自尊,意味着选择,意味着意志力的形成。如果在吃上不满足,儿童在自尊上肯定发展不好,自尊心不强。他会经常看着别人的食物,这不是出于饥饿,而是一种心理需求。”——摘自《爱和自由》
孩子口腔不满足,这种情形随处可见。例如我家楼上有个弟弟Maikou(5岁),经常会来找安安玩,慢慢地我发现他来的目的主要是吃!一般来了5分钟后,就会央求安安:“我们吃东西吧!”或者“我想吃署片!”安安经常让他自己去取食物。有一次,Maikou正吃着署片,忽然听到妈妈在楼上叫他吃饭,吓得他立即盖上盖子,伸手迅速擦了两下嘴巴,然后跑到阳台,把手收到背后靠在栏杆上,象被罚站的样子。明显妈妈是禁止他吃这些东西的,否则孩子怎么会被吓成这样!
过去我也不例外,总限制孩子的零食,认为最重要是吃饱饭,零食偶尔一些就行。像糖果、葡萄干、雪糕等吃了容易咳嗽,不能吃!薯片、饼干、荔枝等吃了易上火,也不能吃!其它可以吃的零食也不能多吃,否则影响正餐的胃口。结果把安安压抑成一只小馋猫,整天就闹着要吃的。
有一次在动物园玩,看到一群学生在吃冰棍,安安馋得不行,也要吃。我说天气还冷不能吃,他就去问他姨婆:“姨婆,你有没有钱?”姨婆说:“我有啊。”他又问:“我想吃冰棍,但妈妈没钱,你可不可以买给我吃?”姨婆听完乐颠颠地带他去买了,真把我气晕了!
后来,看了《爱和自由》后,才知道了“吃是孩子的生命需要,吃有时比爱更重要!”我开始改变对孩子吃零食的态度。
初期,不敢太放开,是由我根据安安的喜好选择来提供零食。慢慢地他发现以前不能吃的零食现在妈妈不再禁止了,别提有多高兴!开始向我提要求了,于是我就带他去超市自己选择。这个修复过程非常有趣。
头几次,安安进入超市,只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食物,例如一根棒棒糖、一袋橡皮糖或一盒熊仔饼,就不再看其它东西了,要求立即结账,并迫不及待地立即吃完。你想分享一点,没门!回到家后,当想吃零食时就问我:“妈妈,我想吃点东西。”“想吃什么自己去柜子里拿吧,东西都在那儿。”“你拿给我吧,什么都行!”我就随别拿点啥,他都能吃光。那时他毫无选择性,就象个垃圾桶,只要是零食,照单全收!
接着,开始挑剔了,对饼干、山楂饼、话梅、瑞士糖等常见的食品已看不上眼,要吃Dove巧克力、品客署片、四洲紫菜、优之良品芒果干等,“品味”越来越高了。到了超市,一点不犹豫,推着车子看到喜欢的就拿。有一次在屈臣氏选购了差不多100元的零食,离开时,他意气风发地走在前面,我提着沉甸甸的两大袋食物跟在后面,看他的样子心理得到了极大得满足。在家里,我把食物放在安安随时可取到的地方,但有些零食他买回来后就忘了吃,经常要我自己吃掉。所以说,孩子对吃的需求,不仅仅是嘴的享受,更是对买的过程的感觉需要和占有的需要——能自由选择、能拥有自己的喜爱。
现在,安安去超市仅会选择几样自己最想要的,很少会选购一大堆了,因为他已经确信当有需要的时候妈妈一定能满足他。甚至当我提出要他去选购食物时,他总说不去,而要赶紧回家看书、画画什么的,说明现在他的精力已经逐渐从吃的方面转向智能发展方面了。
但是也不是说完全放任不管,吃也要有规则。例如安安最爱吃糖,我就规定每天最多吃的量,而由他自己控制什么时候吃,每次吃多少,这也是一个意志力的建立过程。
我还发现过去限制安安吃糖,但他的咳嗽却从来没有彻底治好过。如今不限制吃糖了,只是在吃得多的时候补充两粒甘草片,结果几个月以来都没咳嗽过。所以心理需求的满足和愉快的心情是健康的最好保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