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快4岁生日了,妈妈带着她去买衣服。妈妈帮女儿挑选了好几件看起来很漂亮衣服,可是女儿都不想要,而是指着一条红色的裙子,说:“我要买这一件!可可也有一件条这样的裙子。”可可是女儿幼儿园的同班好友。
妈妈看那件衣服不是自己喜欢的风格,就说:“红色有点俗气,我们换一条吧。我觉得旁边那几条裙子,更适合你。”结果母女俩僵持起来。到最后,孩子娃娃大哭起来,边哭边喊:“我就要红色那条,我就要跟可可穿一样的裙子……”
妈妈困惑地问我: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我一直都希望培养出孩子独特的东西出来,但她却对于那些更大众的、和别人一样的东西情有独钟?
和朋友做相同的事,是孩子人际交往的一个必经过程
事情并没有这位妈妈想得那么严重。确切说,希望和别人一样,这是孩子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必经过程。
最初,孩子喜欢和自己玩,并不知道怎么和别的小朋友交往。几个小朋友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没有什么交集。渐渐地,他们知道通过交换事物来找玩伴。我给你好吃的,你就跟我玩。
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当我没有好吃的东西时,或者当你把好东西吃完之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就结束了。于是,他们开始寻找一个不会轻易消失的东西来跟周围的小伙伴建立关系,比如玩具。他们开始通过玩具的分享、交换、赠送,来建立朋友关系。慢慢地,他们发现,通过交换、赠送玩具的方式也不能建立稳定的朋友关系。于是,他们又开始寻找更好的交往方式。
大概4岁左右,孩子们开始发现,如果有相同的东西,比如有相同的衣服、玩具,或者相同的兴趣爱好,或者有共同语言等等,那么就能玩到一起去。比如两个都喜欢搭积木的小朋友,就可以因为共同的爱好经常在一起玩,进而邀请对方到家里玩,逐渐建立去起稳定的朋友关系。
所以,如果你仔细观察,4岁左右的孩子在公共场合“找朋友”的方式就遵循这样的逻辑:孩子们会首先寻找一个目标,然后会试探性地发出一些友好的肢体语言信号,比如和别人做一样的动作,去吸引对方的注意。然后,很快两个孩子就会玩到一起去。
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主见的独立的人,而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这没什么错。然而,故事里的妈妈忽略了孩子的年龄。
和别的小伙伴穿相同的衣服,拥有相同的东西,做相同的事等等,这些都是四五岁的孩子交朋友的一个重要方式。因为孩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秘密:如果能和别人保持一致,就能很快被接纳,并很好地维持友谊。
父母的主要任务是呈现,决定和评判,都交给孩子吧
父母们常常会怀抱一颗美好的心,希望将自己看过的世界、自己拥有的世界观、自己对事物的成熟的态度倾向等,都一点点地教给孩子。
这其实对孩子并无好处。我在很多地方都讲过下面这个故事:
一个父亲,清华大学毕业,自主创业,凭借自己的努力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他经常带自己的女儿到世界各地去旅游,希望开阔孩子的眼界。孩子遇到任何问题,他都会陪着孩子一起去解决。可是,有一天,他发现,后来任何人批评女儿,她都会受不了。
问题在哪儿呢?
这位成熟的爸爸,他其实在女儿的生命里扮演了一个超人角色。只要孩子遇到任何问题,他都会出现。他说的话总是那么有见地,他做的事总是那么漂亮。父亲在有意无意间向女儿传递了一套特别成熟的价值观。父亲自己的价值观。一旦离开了父亲的庇护,听到了不同的、甚至是抵触的声音,孩子就困惑了。
她爱父亲,甚至把自己变成父亲的小小的影子,当有外界告诉她,你父亲是错的,她自然会情绪失控,不高兴,不愿意接受。
其实,父母的任务止于带孩子出门,给孩子一个可以看世界的机会。至于如何看,看到了以后心里如何想、评判,那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没有主动要求,不要着急帮孩子做总结。因为,我们不能一直陪在孩子身边,他们总要用自己的眼睛,从自己的高度去看世界,要学会倾听来自外界的不同的声音。若孩子一直听到的是来自父母的成熟了的观点,反倒不能对其后遇到的新观念很好地接受。
他们直接会失去自己思考、自己成长为自己的机会。
回到今天的故事。其实,这位妈妈当时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主。若直接说“你应该选一条更合适的裙子”“你这样会更加与众不同”,对孩子来说,未免抽象,而且还容易带给孩子不安。因为,社会化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大的内心需求,在他们看来,不被群体接纳,跟群体不一样,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至于担心孩子不够“独特”,其实是妈妈从根本上就没接纳自己孩子的真实样子。要知道,每个孩子生来就是独一无二的。父母尊重孩子的内在需求,在家庭内部营造民主的氛围,允许孩子自由探索,自由表达自己,那么孩子就会长成独特的自己。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