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钱全给儿子,让他带自己去旅行,这个爸爸的做法值得赞扬!
01
前几天,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11岁的男孩亮亮,是一名小学生。这次暑假,爸爸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亮亮带着自己去旅行。
爸爸把钱包交给了亮亮掌管,旅行路线也交由孩子规划,吃住行全部由儿子来拿主意,他自己则负责骑摩托车载着儿子完成旅行。
他们从福建出发一路向北,经过多个省市抵达北京,之后又从北京改变路线返回福建。
而在整个旅途中,亮亮掌控着每一件事宜的决定权,小到采买物品,大到住宿和行动路线,全部由亮亮负责。
在旅行中,每天晚上,亮亮坚持写作业,并自己整理行李。他还坚持录视频日记,做完这些,便认真查阅资料,计划第二天的行程。
亮亮的爸爸洪舒靖说:“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亲子教育方式,任何父爱母爱,终是要退出的,未来还是需要靠孩子自己去创造。”
这则新闻一出,留言区叫好声一片,这样一段亲子共同的旅程,想必会成为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记忆。
在旅行中,爸爸的无为而治和最大限度的创造机遇,是帮助孩子走向真正的独立自主的珍贵礼物。
02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孩子的一些拖延性行为感觉头痛不已,其实究其根源,大多是孩子缺乏自主性造成的。
前段时间,我到邻居美玲家做客,正巧遇到了这样一幕。
美玲的女儿莎莎8岁了,每天老师都会留一些作业。我到美玲家的时候,一进门,就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头。
莎莎把头埋的低低的,面对着眼前的作业本不发一言,不时的还传来她小声抽泣的声音。
美玲有些无奈的对我说:“每天写作业都这样,只顾着玩,不到要睡觉的时间不爱动笔,天天得跟她磨嘴皮子。”
过了一阵,莎莎写完了作业,小心翼翼地喊美玲过去。
美玲拿起了莎莎的作业本,眉毛拧在了一块:“怎么错这么多,这几道题上次我都跟你讲过了,怎么还错呢,你是不是故意的!为什么自己不检查!”
莎莎瘪着小嘴,拿回了作业本,又重新去改作业,抽泣声再一次传了过来。
美玲气恼地对我说:“这孩子写作业,就‘骂一步走一步’,想让她自己痛痛快快地完成作业,门都没有。”
在网络上曾有一个小段子,“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写起作业来鸡飞狗跳”,这样相爱相杀的画面在相当多的家庭里都随时上演着。
为什么孩子写作业会这么难呢?其实很多妈妈都能说得出原因:“就跟写作业不是他自己的事似的,好像是给老师和父母写的,他自己不上心。”
面对孩子的种种拖延行为,父母们大多很是无奈,过多的插手,会导致孩子的依赖性更强,明明是孩子的作业最后却变成了家长的任务。
03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这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父母逐步放手的一个过程。
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具有自主性的个体,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否则,对于孩子来说,躲藏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终将陷入心理中的自我矛盾,无法收获洒脱的幸福。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建立规则的同时,为孩子留出选择的余地
有时候我们会把规则的建立当成是一种对孩子自由的限制。但事实上,建立规则也是在为孩子建立一条安全线。
建立规则,也是在为孩子划清哪些事情是孩子自己的,厘清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边界。
在孩子能够明确哪些需要做,而哪些不能做的基础上,我们要尽可能的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在晚上睡觉前,我会要求儿子小树把他散落的玩具分类收拾好。此时,我也会询问他:“宝贝,你想先收拾哪一种玩具呢?”
下楼玩的时候,也可以问问孩子:“宝贝,你觉得我们先到哪里去玩呢?”
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增加孩子进行选择的机会,父母不独断、不专权,对于孩子做出的选择给予充分的尊重,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主意识的重要方法。
为孩子创造“当家做主”的条件
研究发现,越是“民主”的家庭环境中,孩子越能够发展出独立自主的个性。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话语权,尊重孩子的思考和行为,让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付诸实践。
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主行为,需要家长适当为其创造机会。
比如,开展一些家庭活动,如外出野餐、露营,开展家庭读书会、举行圣诞派对等等,让孩子参与到活动的组织和筹备中去。
家长也可以在生活中,和孩子进行角色互换的游戏。当孩子当一天“小家长”,这一天由孩子来“当家做主”,父母则扮演孩子。
这种游戏方式除了锻炼孩子的自主性之外,还能够帮助孩子与父母进行换位思考,进一步的对父母产生理解。
要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
在培养孩子自主性这件事情上,也常常会出现一些父母“用力过猛”的情况。
前几天,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10岁男孩小阳和妈妈一起乘坐高铁去看望爷爷,然后,途中,妈妈称临时有急事中途下车了,留下小阳独自乘车继续前往。
妈妈下车之后,小阳心中十分害怕,便哭了起来,最终警方联系上了小阳的妈妈。
小阳妈妈称,自己是希望锻炼儿子的胆量,所以在中途故意下车的。
这件事情除了本身危险不可控制之外,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来讲,恐怕也会起到反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前段时间饱受争议的乐嘉带女儿沙漠徒步日行20公里的事件,其实归根究底,都是忽视了孩子自身的发展情况。
自主性教育,如果不是从孩子自身的发展水平出发,往往会收到适得其反的结果。
同时,对孩子的教育,只有建立在亲密的亲子关系之上,才能够有所成效。如果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过程中,是以伤害亲子间的信任和情感为代价,则是得不偿失的。
每一个孩子都会长出翅膀,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在这个过程中,愿我们的爱,不要成为孩子的负累,而是成为他腾空而起时脚下那块最坚强的基石。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