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亲子关系糟糕的根本原因是这个最近看由台湾演员陈乔恩携妈妈参加的真人秀节目《旋风孝子》,从中我们看到她与母亲的互动大多如此:母女俩沟通很少、常常相对没话说。为何如此?
在单独接受采访时,陈乔恩这样说,从小母亲对她实行的就是棍棒教育,自己做错事,妈妈常常是直接上手,因为怕母亲随时打自己,她常常觉得很恐惧。甚至在录制现场说这番话的时候,她也会突然回头,看妈妈在不在,简直有如惊弓之鸟。
之前曾看过这样一项调查,“你最不喜欢父母对待自己的哪种方式?”有很大一部分网友回复,最不喜欢父母动不动就打骂自己。可见,打骂这种行为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留下了多么不好的影响。
▌打在身上,真的能记在心头吗?
须知,父母打骂孩子的行为,大都发生在孩子做了不被父母接受或允许的行为之后。而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并不觉得打骂孩子、给予孩子一定的惩罚有什么不好,毕竟,我们就是在“棍棒出人才”的教育观下长大的。
如,一位妈妈就11岁孩子犯错问题与我们讨论:
我想问一下,孩子做了一件很让我生气的事,我当时就批评了她,第二天她也跟我说了‘对不起’。之前孩子犯了错也会这样,我会训她、她大都会认错,但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效果,因为管不了多长时间,她又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次,我不想轻易原谅她,想对她冷淡几天。您觉得冷淡多久比较合适?
回答这位妈妈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孩子做了一件在妈妈看来错误的事,于是妈妈采取了批评和冷淡的方式,想要以此减少孩子的错误行为。心理学上将导致某个行为减少的刺激(如妈妈的批评和冷淡),称之为“惩罚”。
“惩罚”这个刺激发生作用的机制在于,想要通过身体或心理上的痛苦使个体的某个行为消退:行为出现→施加惩罚(如打骂)→行为消退。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奉行“疼在身上才能记在心里”的棍棒式教育的根源——吃点苦才能记得住、才不会再去做。
这种方式有用吗?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做法其实是站不稳脚的。
原因在于,一方面,惩罚导致的真实结果跟父母想要达到的结果之间并不能完全划等号;
另一方面,即使惩罚引发了相应行为的减少,也并非完全是由惩罚引起的,更多是因为父母的惩罚行为激发了孩子对爱的撤离的忧虑和担忧,是孩子因为害怕关爱减少而对惩罚行为所做的暂时妥协,而且遗憾的是,这种“妥协”只能在短期内“有效”,正如那位妈妈所说,“管不了多长时间,她又会犯同样的错误。”
▌惩罚孩子危害大,请慎用
即使惩罚短期有效,但我们仍不建议父母们用这样方式管教孩子,这是因为惩罚引发的副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❶ 可能导致孩子厌恶与受惩罚行为相关的这个行为。如上文中的女儿对待妈妈的批评,直到第二天才跟妈妈道歉,这本身就是孩子用行动在对母亲做无声的抗议;
❷ 还可能导致孩子厌恶实施惩罚的人。如,一位长期承受家庭暴力的男孩就说,“我恨死他(指他的爸爸)了,等我再长大一点就逃走。我长大了要么不要孩子,有了孩子绝对不会像他这样对待我的孩子。”
❸ 从这个男孩子的反应,我们还可以看出,惩罚还会给被惩罚者造成极大的心灵伤害,比方出现消极(或负面)的情绪,如,这位男孩对父亲的怨恨过深,可能会成为孩子的心结。
它就会像一个黑洞,不断吸附孩子自身甚至周围所有或消极或积极的能量,最终发展成为孩子内心跨不过去的心魔(也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情结”),结果是,孩子可能长成为极度厌恶父亲却又脱离不开父亲控制魔咒的可怜人。
❹ 惩罚还可能带来这样的效果,即孩子会认同暴力,也就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扮演了“负面榜样”的作用。如,我们大多数人并不觉得孩子做错了事,凶他两下有什么问题,因为从小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对待我们的呀,我们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内化了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当孩子出现不乖行为时,如哭闹、无理取闹等,我们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吼他一顿。我们的父母成为了我们的坏榜样,而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若是不及时觉察并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相信会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惩罚不当,引发孩子内心焦虑
微信后台还有一位妈妈问:
我承认自己脾气不太好,对孩子没什么耐心,孩子做错事,有时我会忍不住训他,气极了偶尔也打他。但教训了孩子之后,我心里其实很不好受,再看着孩子如小鹿般可怜委屈的眼神,更是觉得对不起孩子。每次有心要改,但我发现孩子好像故意的一样,隔一段时间不受一顿皮肉之苦他就好像不自在,就开始各种找茬、惹事,明知不能做的事偏要去做,就像是故意惹大人生气一样。不知我这样说,您是否能够理解?真的,我这样说不是为自己打骂孩子开脱,确实是感觉孩子有故意找打的嫌疑。
可以看出,这位妈妈和孩子陷入了一个互动的怪圈,孩子不听话→妈妈训斥打骂→孩子老实消停一段时间→孩子又不听话……,正如这位母亲所说,孩子在故意讨打。为何会这样?
原因在于,孩子内心会没有安全感,他在亲子关系中受了挫(挨了骂受了打),自然会想要找补回来,打个比方,就好比孩子在这里跌了一跤,他会在原地挣扎着爬起来一样。于是我们看到,孩子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但他仍会下意识地做一些不被允许的“不良行为”,并渴望获得父母的赞许。
这反映了孩子内心的渴求——为了能够证明自己不管何时(哪怕是在调皮的时候)都是被爱着的,即使他因此得到的是父母的负面关注(如批评或冷漠甚至是打骂),哪怕身体疼痛、心理委屈,孩子仍会一次次去触碰父母的逆鳞。而父母每每在被孩子的行为激惹的同时,其实也被孩子的行为和情绪控制了。
▌怎么走出这个困境?
先要搞清楚根源所在:这个怪圈之所以出现,在于父母并未完全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故而导致亲子之间并未进行正向沟通和引导,自然孩子的错误行为也很难得到彻底消除。而解决孩子问题的根本应该先读懂孩子的真正需求,与孩子建立安全可靠的情感联结,只有当孩子知道你与他有稳固的情感联结时,他的不良行为自然就会减少。父母并不能只追求方法(如惩罚),而应从源头入手解决。
鉴于此,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需要思索,“是否除了惩罚,我真的没有别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了?”通常,那些执著于惩罚孩子的父母通常都会陷入这样一个惯性思维之中:如上文中那位妈妈所想的:“我要给孩子一定教训,先冷淡她几天。”或是,“我怎样才能让孩子听我的?”“怎样才能让这个问题不再发生?”……
这时,不妨强迫自己先暂停一下,从孩子的教育思考一下,你会发现事情豁然开来:如,“孩子出现这个情况,是他碰到了什么难题吗?”“孩子出现这个问题,我需要怎么帮助他?”“这是一个错误还是一次试练?我怎样才能帮助孩子从中成长和获益?”……
父母转换思路,从更长远一点的角度思考问题,孩子出现的短期问题就会自动解决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能脱离孩子自己解决,需要将孩子纳入进来,让孩子参与到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自然,孩子跟父母之间的情感联结也就更紧密了。
需要牢记:孩子犯了错,惩罚孩子不是最终目的。只有基于这个基础,才能更好地帮到孩子。唯有父母平等对待孩子,双方针对的是问题本身而不是孩子本人(如,上文中的妈妈打算几天不理孩子,其实针对的就是孩子本人而非对事),相信孩子会更愿意尝试做出改变。
最后还有必要强调的是,父母即使在教育的过程中使用了惩罚,也需要用对方式、掌握原则,即:
❶ 惩罚是迫不得已而使用的一种消极方法,不能作为教育孩子的常用手段;
❷ 使用惩罚的“目的不过是刺激儿童教他们改过迁善,原意是为爱护儿童(陈鹤琴先生语)”,绝不能伤害孩子的心灵和身体,需严禁体罚或情感剥夺;
❸ 惩罚孩子,是惩罚孩子的果实,而不是惩罚孩子的人格,相反,还需绝对尊重孩子;
❹ 惩罚手段只能暂时消退孩子的某个行为,而不能用它来教孩子学会恰当的行为,否则适得其反;
❺ 惩罚孩子是有时效的,即时、恒常的惩罚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相反,反复无常,随父母心情变化的惩罚只会带来反面效果。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