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源自自控力差
NO1.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我家军军6岁半了,在上学前班。也挺聪明的,可是毛病也不少:1. 注意力不够,上课学的啥回来他也不描述不好。一问他,总回答啥也没教。2、上课总是小动作,始终玩自己的手里小玩意。屁股很少坐到板凳上,总是在地上跪啊爬啊。做早操时嘻嘻哈哈,推来桑去没正形。3、这些只是军军一些最典型的表现,老师经常向我们反映他的种种问题,我对军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都愁死啦,我们都绝望了。无论是鼓励还是训斥,一点改变的迹象都没有。唉!
通常,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如下:
1.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
2.频繁地改变注意对象。
3.做作业时不能全神贯注,做做玩玩,粗心大意;对家长的指令心不在焉,似听非听。做作业拖拉,不断地以喝水、吃东西、小便等理由中断,做作业时间明显延长。
4.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或虎头蛇尾。
5.有些孩子还表现为凝视一处,走神、发呆、眼望老师,但脑子里不知想些什么。老师提问时常不知道提问的内容。
正常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廷长:
2~3岁时专注时间10~12分钟。
5~6岁达12~15分钟。
7~10岁为20分钟。
10~12岁为25分钟。
12岁以上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
对于孩子来说,集中注意力是件很困难的事,尤其对于男孩子来说,这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也有些孩子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得到关注,或者为了逃避父母给予的过重的负担,便下意识地通过一些行为来达到目的。心理、学习压力过大,不良情绪,心理疾病等,都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关于课堂纪律、课堂规则,就交由老师去管理和纠正孩子吧。但是当孩子在家中的时候,妈妈可以有意训练孩子静下来,培养孩子专注地注意力。比如在吃饭的时候要安静、专心,不能边吃边玩。如果孩子对音乐有兴趣,不妨培养孩子一项乐器的演奏,或者学习绘画,这些练习的过程能够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其次,要为孩子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因为一切好奇、多变的事物都会很容易地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所以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对他们很重要。
注意让孩子在学习中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这样才不会打压到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将孩子的兴趣与注意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另外,利用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小游戏来提升注意力的方法,比如制作模型、玩多米诺骨牌游戏。
少看电视,电视是让孩子注意力涣散的杀手,虽然在看电视的过程中,貌似孩子老老实实地坐在一边观看,但由于电视的中信息的呈现频率,和信息的刺激度要远远超出孩子课堂学习的节奏,已经适应了高频率刺激呈现的孩子,自然无法在低频率的教学课堂中坐得住。
NO2.暴脾气小孩儿——对情绪的自我控制力差
我家孩子42个月,很自我。遇到他想要的东西或想看动画就会拽着大人给他,还语气特别横。如果有些事不适合他做,或别人制止他时,他会转身去踢别人或者语气特横。孩子妈妈平时的引导方式是转移注意力,但这样的方法时而好用时而不好用。我们都很苦恼该怎样引导他?
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情绪反应,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发脾气是他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孩子从出生不久,一旦挨饿、生病,他会满脸涨红地大哭,他们最初的这种情绪反应多和生理需要有关。但随着年龄增长,情绪也进一步发展。尤其两三岁进入第一个叛逆期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增强,不满足的情况时常发生。然而,受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所限,一旦不遂己愿,他们很难通过语言与大人沟通,表达不满情绪,往往只能“大哭大闹”。
坏情绪原因1:“无理取闹”——不明原因的哭闹
应对方式1:转移注意力
对待年龄比较小的宝宝,书上说的要讲道理这一套,肯定是行不通的。宝宝比较在乎自己的感受,如果态度强硬地逼宝宝就范,就会搞得大人、宝宝都非常生气。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既让宝宝有新鲜的感觉,又不会违背父母的原则。
坏情绪原因2:遭遇失败——宝宝遇到困难而又无力解决
应对方式2:同情并给与鼓励
告诉宝宝,其他小朋友也可能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也无法完成这个任务,让宝宝觉得“这件事情很多人都遇到过”,以此缓解宝宝的压力和自责的情绪。父母同情的表达可以拉近与宝宝之间的距离,而拉近距离之后的劝慰效果会更好。接纳宝宝的失败,轻吻一下宝宝或抱抱他,都是让宝宝摆脱坏情绪的好方法。等宝宝情绪稍稍稳定后,再和宝宝一起找到失败的原因,并共同解决。
坏情绪原因3:要求得不到满足
应对方式3:保持冷静教导宝宝
宝宝终究不是成年人,很多时候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很多父母也许会忍不住训斥宝宝,但这对控制场面毫无益处,对安抚宝宝的情绪也是没有帮助的。宝宝的要求如果是合理的,父母可以在能力所及的基础上满足宝宝;宝宝的要求如果是不合理的,父母经过之前2种应对方式后要跟宝宝说明为什么不能满足他,但是父母的立场要坚定,既然决定不予满足,就要坚持到底,不能妥协。
补充招式:奖惩结合
对于42个月的宝宝可以采取一点小小的惩罚措施了。比如,当孩子多次犯错,“屡教不改”的时候,可以用减少买玩具和零食,或在规定时间内禁止看动画片等方式稍作惩罚。但这需要妈妈的坚持执行,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妥协,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当然,对于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来说,鼓励和表扬是最恰当的方式。所以,当孩子接受过惩罚后表现出好的行为的时候,妈妈要及时鼓励孩子,并且让孩子清楚,妈妈是因为孩子的哪种表现而表扬他的。如果孩子能够坚持一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妈妈可以给孩子一下物质奖励,比如玩具。如此,鼓励越来越多,惩罚越来越少,让孩子在良性循环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NO3.喜欢抢东西——占有欲过强
今天有个问题想问你,2岁半的男孩,好胜心和占有欲太强怎么办?比如一个比他大两三岁的孩子摸他手上的气球玩,他就会跑过去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打人。孩子奶奶还经常要他和别的孩子抢夺东西,生怕孩子吃亏。我觉得这样不好,和我婆婆说过多次都没有听。现在孩子越来越凶,搞不好就打人。我想知道,这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影响吗?我该怎么办呢?
宝宝总爱抢别人东西也并非十分严重的问题,这是宝宝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好奇心强势宝宝的天性,对于别人的东西就觉得特别新鲜,于是就想拿过来看看,什么都想试试。但是宝宝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宝宝直接地行为方式——抢,他们不懂得做出任何的铺垫和修饰,想要就直接地抢过来,这就是宝宝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抢的根本原因。
妈妈可以尝试通过老公和婆婆沟通,把孩子的现状以及老人的教养方式与老公沟通一下,但是在沟通的过程中只陈述事实即可,不要将自己对婆婆的不满情绪掺杂进去。有的时候,婆婆和媳妇的关系很微妙,看似相敬如宾,内心里却对彼此很多的行为或行事颇有意见。婆婆对于孩子的说教方式确实欠妥,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所以需要妈妈尽快和老公商议找出解决办法。
孩子间相互争抢玩具,是逐渐学会与别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也是孩子逐步学会应对和处理各种事件的机会,妈妈可以不必急于劝诫孩子退让或强力制止孩子的争抢行为,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相处,去游戏,只要没有过激的肢体冲突或危险即可。
妈妈也可以巧妙地引导孩子恰当解决此问题,如用温和的语气问孩子:“宝宝是不是想玩一下小朋友的玩具,但又不知道怎么做?”告诉孩子“当你想要借小朋友的玩具给你玩一下时你要对小朋友说:“你的玩具借给我玩一下好不好?我玩一会儿就还给你”当小朋友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宝宝玩时,妈妈应对这位小朋友说一声:“你做得真好,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借给别人玩”以此鼓励孩子的正确行为。当孩子把玩具还给小朋友的时候,妈妈要对宝宝说:“宝宝做得真好,说好了玩具还给小朋友就还给小朋友了,是个说话算数的好孩子!”反之亦然,当有小朋友来抢宝宝的玩具时,妈妈也可以这样引导两个孩子。
如此多次正面强化孩子良好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愿意分享、乐于助人、感谢他人和信守承诺的好品质。
NO4.闲不住的小嘴——宝宝太爱吃零食
我家悠悠6岁。今天她生病了,一天没吃饭,坚持上完学回来,晚上没吃,吐了,好可怜。估计是昨天下午外出玩,回来喝了凉奶,晚上很早就睡了,平常控制吃零食,就昨天没有控制,结果导致生病了。悠悠特别爱吃零食,在家还能控制一些,在学校就真的不知道是怎么个吃法了,妈妈特别想找到一种可以让孩子容易接受不吃零食的方法。
吃零食其实不是不允许,只是妈妈要给孩子做吃什么零食、吃多少,吃的时间和频率等方面做规定。不拒绝给孩子吃零食,但是要有“排序”。要让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不是妈妈不让她做,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顺便教会孩子学习等待。可以慢慢学会跟孩子定规则,首先就可以做足延迟欲望满足的尝试。比如在保证孩子三餐吃饱的前提下,让孩子完成一个“任务”后,再吃零食。“任务”可以是等待个5分钟10分钟的时间,也可以是学一个小本领才能吃,或者是听妈妈讲完一个故事才能吃。只要是能够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延迟”方式都是可取的。
不过孩子生病,不一定就是因为吃了零食导致的,可能前面就埋下伏笔了,不必把孩子生病就归因到零食上,也不必自责。而且在零食方面,不用管的太严,不然孩子很多没吃过,一旦吃了就觉得很稀罕,妈妈只需规定好量。平时也记得避免用零食诱惑孩子,比如你做了什么事儿,我才会奖励零食给你吃之类。
NO5.太能折腾的“小皮猴”——小宝宝要不要立规矩
我家是个快两岁的男孩。平时,我对于洋洋都是采取尽可能以满足需求的方式养育,遇到不该或不能做的,是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解决,但规矩立的不多。洋洋是个闲不住的孩子,不是把杯子扔到地上摔碎了,就是差点把什么东西弄到砸到自己,总之惹祸的“本事”最大。罗老师我很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给宝宝立规矩,该怎样给宝宝立规矩呢?
立规矩这件事儿,可以抓住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是个从长计议的事儿,不能着急。孩子小的时候,不怕他听不懂,语气夸张,表情丰富,把规矩说的简单明了。只要你语气快乐,会让孩子受到初步的感染:遵守规矩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儿。
第二,不要总通过说“不”的方式去立规矩。一味说不,只会教会孩子也去说不。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让孩子去探索,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妈妈正面强化那些对的选择。
举个例子,孩子吃饭时闲不住,总要敲打碗筷,大人觉得烦,认为应该这个行为应该纠正,那怎么办?
妈妈就可以提供一些能给孩子玩儿的不常用的碗筷,或者是某些可以发出声音的小乐器。问孩子,愿意玩哪一样。如此妈妈将孩子的注意力从吃饭的碗筷上,转移到了自己提供的两样选择,满足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又顺其自然中告诉了孩子,碗筷是用来吃饭的,敲打可以换别的。
如果孩子玩儿开心,妈妈还可以顺势表扬一下,用以强化。孩子一般都会记得自己玩儿过的东西,因为熟悉的事物给会孩子带去安全感。这样,在玩儿的过程中,“碗筷是用来吃饭的,敲打可以换别的”这一规矩意识就会慢慢得到巩固,就不会再想要去玩碗筷了。
其他规矩建立,也可以采用同样的办法,提供选择,强化选择,而不是一味限制。
第三,规矩不用太僵硬。比如一样东西,孩子小不能摸。但是大一些后,危险性不存在了,自然可以调整这些规矩,不必一成不变。
第四,立规矩之前,父母要想清楚,需要立哪些规矩。并非规矩越多越好。尤其规矩多,执行起来很复杂,而且大人又不能坚持的时候,规矩就会完成成为摆设。
(来源于网络)
宝宝的好情绪源自好环境
孩子的情绪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从只会哭和笑到种种高级社会情感的产生,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孩子...
1775
喃喃夜话|为孩子打开一扇窗,让他看到全世界
万圣节马上就要来了,这个源自西方的盛大节日现在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和孩子参与,他们不仅获得了很...
1910
不做满分妈妈,60分就OK
GoodEnoughMother:足够好的母亲,源自温尼科特母婴关系理论,曾奇峰将其翻译为60分妈妈。在生命最初几个月...
2333
去屑洗发水会导致胎儿畸形!听听专家怎么说!
目前世界上尚无孕妇因为用合格的去屑洗发水而生下畸形宝宝的记录“去屑...源自于互联网上传播的一篇研究论文...
2569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