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耐心不是天生的,父母要教会孩子等待的方法
我之前提到过“延迟欲望满足”的实验。实验中,大人给每个孩子一颗糖。如果他们能按要求等上一段时间再吃,就能多获得一颗糖做奖励。最后的结果是,大部分孩子3分钟都等不及,就把眼前的糖先吃了。
未经训练的孩子们,他们等待时间长短的普遍水平是:2、3岁前能够等待1分钟,5、6岁的时候,能够等待5分钟。随着孩子长大,等待的时间会慢慢变长。但是父母们的正确引导,对于延长孩子的等待时间、提高“自控力”也非常重要,因为自控力的有效训练,与孩子将来走入社会后的生存力息息相关。
不过此前,我没提到的是,也有一些能够按照要求等待的孩子,他们获得了另外一颗糖的奖励。他们是如何等待的?不是干等着,而是有方法的。比如闭上眼睛、假装睡觉、自言自语、唱歌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去克制自己对面前那颗糖果的欲望。这些克制方法,也一定是孩子的父母教会给孩子的。
所以,想要孩子学会等待,父母们用纯粹说教的方式是没有用的,必须教会孩子具体等待的方法。单纯说道理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就是“不被理解的孤独”,而进行一些缓冲游戏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是接纳、共情,同时习得有趣的等待方法。
预测到孩子情绪会很激烈的时候,不能单纯转移注意力
回到文章开头的案例,妈妈问我:为啥转移注意力也没用?很多妈妈也曾问过我同样的问题。
没错,一般有父母问我,如果孩子非常想要某个东西,而父母不愿意给的时候,我给出的一种常用方法,就是转移注意力。这个方法在低龄孩子身上一般都很管用。可是,面对一些孩子特别坚持的、对孩子很重要的东西,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就极容易失效,甚至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比如案例中的孩子想要的娃娃,妈妈也知道对自己孩子很重要,但是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孩子会明显地感觉到:“妈妈根本就不了解我,忽略我,我那么想要我的娃娃。”这种感受会将孩子推向更加无助和愤怒的情绪当中,自然情况只会变得更糟糕了。
所以,父母应用一些回应孩子情绪的小技巧,比如本文提到的游戏的方式,就容易成功地将孩子从濒临爆发的边缘拉回来。这个方法当然也是一种转移注意力,但是它在转移注意力的基础上,呈现出的态度是“接纳”,而不是“回避”,是更加积极的缓冲孩子情绪的方法。
孩子不是被游戏“骗到”,而是感受到被接纳,孩子需要父母站在自己这一边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望梅止渴”。“梅”其实是种情境,在这个独特情境中,人的身体和情绪会悄悄发生变化,身心上的压力也能得到舒缓。孩子真的那么容易被大人的一个小游戏“骗”到吗?当然不是,孩子会自发去想象,他们知道这不是真实的,但是想象会缓冲他们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的。
面对孩子们突然的情绪爆发,父母们之所以会头大,原因在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规范,对父母和孩子同时都提出了要求。通常,在公众场合,孩子可以出现在公众的眼皮下,但是最好不要吵闹——但那恰恰是孩子的天性。一旦孩子失控,在公众面前行为失当,外界对父母的期待就是:管管这个孩子,把他带到某个角落别影响别人,最好回家后再好好管管。
于是,在孩子的情绪本来还有机会得到疏导的时候,父母采用了错误的方法,最终导致孩子情绪的大爆发。
尤其对中国父母而言,往往这个时候会很自觉地感到“没面子”,顺应外界“眼光”提出的要求,或者觉得手足无措,或者开始训斥孩子。殊不知,再乖的孩子也会有在公众场合闹脾气的情况。
当孩子被情绪控制的时候,他们是无法思考的。此时,若要孩子顺利度过情绪,必须要父母额外给予亲密的关注和耐心。
你要用明确的态度和恰当的陪伴方法,让孩子清晰感受到:我和你是站在一边的,我懂你的感受,你有我在。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