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们的江湖(4)科研课题评审和成果评奖
在中国做临床医生不易,做大医生更不易,除了要会看病会做手术以外,还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课、申请科研基金、做科学研究、写SCI文章、申报科研成果评奖。
和专职做研究的科学家来比较,临床医生是利用业余时间做专职科学家做的同样的事情,到最后大家一起比的是科研基金、SCI文章和科研成果,至于你看了多少病人做了多少手术,根本是不计算在内的。这就像让乒乓球运动员和足球运动员比赛足球一样,真的很不公平,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所以,在大医院,只要你不想被淘汰,你就得要去申请科研课题,好不容易拿到课题经费,你还得去实验室养老鼠养细胞,然后写SCI文章,文章写多了,还得去申请科研成果的评奖,一环扣一环。科研课题的级别和经费的数量,SCI文章的分数,评奖的级别是职称晋升的重要标准、是做科主任做院长的标准、是评院士的标准。
科研课题的申请和科研成果的评奖也是一种江湖,也自有其江湖规矩。哪怕你是院长、你是全国的学会主委、你是院士,也得遵守这些江湖规矩,因为除了评审别人以外,你也会被别人评审。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基金申请书或评奖材料会落在谁的手里评审,所以在医生们的江湖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宁愿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因为小人心黑,小人手辣,小人记仇。
在中国,有两种科研基金,一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另外一种是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行业内的人都明白,在中国目前的科研基金的体系和生态中,相对来讲最干净最公平的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无论是大学还是医院,大家在做科研实力评价和做科研能力排行榜的时候,最看重的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数量和总的资助额度。
为什么说在众多的基金评审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加公平?因为它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真正好的项目不能让它下,真正不好的项目肯定不能让它上。只要你本子写得好、团队搭得好、有好的研究基础,不用找人打招呼也会上,人情社会的潜规则仅仅有可能体现在那些少数可上可下的项目上,这种现状在中国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申请过程中,我从没有觉得自己被委屈过,被暗算过。但是在其他部委的课题申请中,有数次被暗算,眼睁睁的看着上千万的科研经费落在不具备这种大项目的领导能力,不具备足够的眼界和胸怀,不具备研究基础的人的手里。不是为自己惋惜,是为这个国家的钱就这么白白的被浪费,大好的改变中国科研和临床现状的机会就这么被浪费掉了,而感到可惜和内心的悲凉。
评奖也是个江湖,有一次我参加某次成果评奖的时候,某一位参评的中国香港教授的材料很好,但是因为中国香港人“不懂规矩”,没有找人“打招呼”,眼睁睁的就可能要落选,比他要差很多的项目反而会入选。我实在气不过,在投票之前说:大家都会有任务,都会有人和你“打招呼”,但是我们的底线还是要有的,你不能昧著良心去把很好的项目拉下来吧,这太过份了。
还好,多数人的良心还有,良知还在,这位中国香港教授算是被拉上来了。但是,不是每次评审,每次评奖都会有我这种傻瓜愿意站出来说话的。
现在的课题评审和评奖比以前已经有了改善,但是依然还有不少的问题。
各位教授,各位大医生,如果内心的良知还在的话,我们需要追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的时候,成为了成就这一大家都不满意现状的帮凶?
如果我们在评审的时候不是遵循“打招呼”的原则,而是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去评审,这个现状是会改变的,是会好起来的。
我知道我只是很傻很天真的说出了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现实,说了可能也是白说,我今天站出来说了,或许以后还会挨更多的刀。
算了,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反正已经得罪小人了,就继续得罪下去吧。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