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喵的爸爸到手机店给小喵买回了一部新手机,还帮她申请了一张手机卡。我试了一下,性能挺稳定的,容易操作,顺手帮小喵把微信和QQ也全部装好了。
为什么要给小喵买手机呢?之前她并未跟我们提起过要买手机。其实,我和她爸爸是根据前段时间的观察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小喵现在上四年级,从这学期开始,要求上网查询资料的作业比之前多了,虽然也可以打开电脑来查询,但总不如直接拿起手机来查询方便,省时省力。
睡前的英语课外书阅读时间,遇到生词的时候,总不能跳下床打开电脑来查询,这时如果花太多时间来做这些查询工作,会打乱阅读节奏,而如果顺手用手机上下载的词典翻译,是最节省时间的。
当然,也可以用IPAD来查询。但小喵的IPAD基本上算是供她假期玩耍的一个玩具:她下载了ANGELA和TOM,周末和寒暑假她会照顾一下这两只小猫;她还下载了视频APP,可以看一些英文动画片或者iCarly之类的情景剧;她在周末用来看综艺节目重播。所以,在小喵的心里,IPAD这东西就是为她的开心假期而生的,为了不影响自己平常的学习生活,她一般不去打开IPAD。
而让我受触动并下决心要给小喵买手机的,是因为前一段时间我带小喵和她朋友们一起玩时,我常见到一幕情景:她有个好友每次出门会带一部据说是她新潮的外婆淘汰给她的手机,大家一起在公园打羽毛球,休息时间那位好友就会拿出手机,跟大家分享一些东西。看着她们几个女孩子头碰头挤在一起欣喜地看手机,不时发出哈哈大笑,我立马就想起小喵上幼儿园小班时,我在一开始很坚持不买IPAD这种电子产品,担心小喵会上瘾会损伤视力,结果小喵在她一个朋友家里玩的时候两人挤在沙发上玩IPAD,眼睛都不眨一下。当时我问才幼儿园小班的小喵,IPAD好玩吗,她很激动的说好好玩哦。
现在的情况跟当时几乎一模一样。回家后她兴致勃勃地跟我聊天,说那个好友的手机装了什么软件,可以做什么,如何有趣。我问她:“手机好玩吗?”她笑着说:“我觉得辰辰的手机真好玩,几乎什么都会!她还装了微信和QQ。”平常在家里,我们家人都没有看别人手机的习惯,也都不依赖手机,如果小喵要用手机查资料,她会找我借一下,用完就还,所以,在她看来,我们的手机只是一个查询工具,她并不觉得有什么好玩的。
但是同学好友的手机就不一样了,有他们小孩子喜欢的一些东西,有他们的共同语言,所以小喵觉得“手机真好玩”。我想,这也是小喵渴求集体归属感的一种心理反映。
她希望跟好友能有共同语言,她希望好友知道的东西她也懂,她希望她不是被排除在那个圈子外的人……
不当使用手机的危害我当然清楚:低头族,视力下降,感情淡漠,现实生活中的不善交际……把手机说得跟洪水猛兽似的。
跟这种潜在的洪水猛兽般的危害性相比,我更不愿意看到的是:本来司空见惯的手机这种电子产品竟然让小喵觉得如此有吸引力,我担心这种莫名的吸引力会因为她天长日久的想象而魅力倍增,让她以后拥有了自己的手机时就可能一下子沉浸进去,短时间内无法自拔。
与其如此,不如先让我们尽快撕破手机这层神秘面纱,尽早打破她的想象,早点儿让小喵学会用手机,让她知道手机不过跟IPAD一样,也只是个冷冰冰的电子产品,并没有多大的特别之处,只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罢了。
那天,小喵中午放学回来,我们把手机交给了她,一起交给她的,还有几句话:
“手机不能带到学校去,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如果你带着手机出去,记得把手机包放在你身体的侧前方,用手护着点儿,以免小偷偷走你的手机。”
“周末跟同学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如果同学问起来你的手机,你就说妈妈换了新手机,把这部手机淘汰给你了。千万别跟同学朋友说是新买的手机,免得同学起攀比之心。”
“手机帮你开通了微信和QQ。记得如果有陌生人添加你,直接拒绝,加入黑名单。如果是同学朋友添加你,她们都会说自己的名字的,认识的人你才能同意添加。涉及到跟钱相关的信息,不要去理会,说不定是谁的微信或者QQ被盗了。”
“别去点开那些乱七八糟的网站,如果发现弹出来了,就即刻关掉,免得被恶心到。”
“手机伤害视力,不要长时间看手机。”
“如果我们打电话给你,记得要及时接电话,如果错过了电话,发现了我们的未接来电,一定要第一时间拨回给我们,免得我们担心。陌生电话不要接听,直接挂断或者不理会就好了。”
“还有一点,如果跟同学朋友在一起玩耍,记得别各自掏出手机来对着玩。一定要分清什么叫真正的玩耍,什么叫无聊玩手机,千万别做个无聊玩手机的人。”
小喵拿到手机,那种欣喜是没法形容的。她边打开书包准备做作业,边说:“晚上写完作业了,我就来给我的手机换个有趣的桌面背景,我看辰辰的那个背景就换了,好看多了。”又说:“我还要加一下她们几个的QQ,这样就可以在睡觉前跟她们说晚安了。”我笑着说:“你们可真无聊啊,加QQ就为了说晚安!”她想了想,说:“也可以问问她们作业写完了没有。”
当天晚上,她写完作业,使用她的新手机上有道词典查询胆子做睡前阅读,完成阅读后,摸索着换了手机的背景图案,添加了几个好友的QQ,跟她们道了晚安,才心满意足的关灯睡觉。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暗暗地密切地关注她使用手机的情况,发现她的新鲜感和热情度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慢慢消退了,从最先的每天差不多要花一个小时在手机上面,发展到现在每天花在手机上面的时间不足半个小时。我问她:“现在觉得手机还好玩吗?”她说:“咳,就这样吧,不如大家一起打羽毛球啊爬树啊骑车啊溜冰啊那么好玩。”然后又补充一句:“不过呢,手机可以用来联系辰辰她们,还可以查询一些资料,看看词典上的趣闻,也还是挺方便的。”
嗯,不错,我们的预期目标达到了!跟当初买回IPAD一样,后来她把IPAD当作她玩乐消遣的工具;现在买了手机给她,她把手机当作了通讯和查询工具。也好,回归了这电子产品的本来用途。我们家长要做的,也就是要让孩子认清这一点啊。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