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最近特别纠结。她的女儿喜欢动手打人。在幼儿园里与小朋友一有冲突,就会伤到别人。老师找她谈话,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她沮丧地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明明我和她爸爸不是这样的人啊。她以前也不是这样的。我觉得她渐渐变陌生了。
不止她一个人,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惑,孩子渐渐长大,有所改变,越来越不像父母。
“我和先生都特别性急,但孩子就特别磨蹭,每天早晨上学都迟到。”
“我和爸爸都很爱看书,可是小孩子一点也耐不住性子!”
“我和爸爸都挺开朗,为什么孩子这么内向?”
“我和爸爸都不喜欢出门,可是孩子特别喜欢在外面嗨,死活不肯回家!”
……
我还有一个朋友特别有女人味,长卷发一袭长裙妩媚动人,先生也是个很阳刚的男性,可女儿十多岁了无论从外形和性格都像个男孩子,还特别讨厌花哨的女性特征明显的东西,蕾丝雪纺碰也不碰。带出门的时候,总有人对两口子说:“这是你儿子呀?长得好帅啊!”
两个人的脸瞬间就沉了下来。
还有一次,她接女儿下晚自习,看见她牵着一个女同学的手一起走,看见她,紧张地把手给甩了。她回来焦虑地对我说:晓露啊,她性取向会不会有问题啊?我和她爸都挺正常,她怎么会变成这样呢?小时候还是很可爱的!
是啊。为什么孩子的性格有时候与我们大不同呢?不是说孩子是家庭的缩影吗?不是说家长是孩子的明镜吗?为什么渐渐长大,孩子就变得这么陌生了?
但我问一个困惑的妈妈,孩子难道就没有一点跟你们很相似的地方吗?
她仔细地想了想:“相似的地方其实还很多嘛。比如活泼可爱伶牙俐齿像我,毒舌幽默爱吃红烧肉像爸爸……嗯,其实细说起来,还真的是很像我们的。”
我便笑了。
是啊,其实很多时候孩子还是很像你们的。只是细心的家长更容易关注孩子与自己不一样或改变了的地方。这大概就叫做选择性重视吧!
不可否认,原生态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确实很大,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还有一个理论叫做“群体社会化”。也就是说除了父母,还能影响孩子的是同伴以及身边的人。
如果是老人带,她会更像老人的性格多一点。
如果她很小就去上托班,那她的性格更像班里的小朋友或者老师多一点。
后来,我了解到那个很像男孩儿的女孩,父母一直在外做生意,无暇顾及她。
从小把她放在奶奶家,而奶奶家有个小姑,就很男性化。看来,是潜移默化被她影响了。
你留言你的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是不是和以前有点儿不一样了。
和乖巧的孩子坐在一起回家确实也会安分一点儿。而和她一样活络调皮的孩子坐在一起难免有点嗨。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受同伴的影响越大,渐渐会大于家庭。
所以,选择朋友圈是件很重要的事。它决定了孩子的人生。
好的同伴,会让你的人生充满了正能量,往好的方向发展。坏的同伴,只会让你偏离自己的轨道。影响有着很奇妙的力量,别太高估你孩子的定力。
很多孩子在犯了错之后,父母却百思不得理解,明明我们很忠厚,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而且大多数还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养不教父之过。
但事实上,这个社会过分看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却忽略了同伴群体才是孩子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
毕竟,你不能一直陪在孩子身边。他在不断长大,他的朋友圈不断地在扩大,他已不受你的控制。
所以,我想对各位亲说的是,当孩子的性格出现某种问题时,不要惊慌,更不要自责。他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不可能一直在你掌控之中,所以教育孩子不必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掌握分寸就好。
1、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强行灌输给孩子,她往往更容易受同龄人的影响而多过于长辈,他会认为你霸道独行,不够理解而与你背驰而行。
所以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你不必过于干涉,尊重孩子,接纳和包容与你不同的孩子。他会更愿意和你亲近沟通。
2、当问题发生以后,不要简单敷衍了事。陪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如果她打了别人的孩子,那么找出她为什么打孩子的原因,用实际行动让她知道暴力不是唯一途径,能用嘴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动手,疏导和谅解比直截了当的训斥更重要。如果她被别的孩子欺负了,不要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她不要跟这个孩子玩,因为你不知道她今后被别的孩子欺负仍然不知道解决。教她应对的方法,鼓励她学会勇敢强大。
3、家长其实并不一定了解自己的孩子。你在家里看到的那一面未必就是真实的孩子,多观察他在外面时的表现,多和老师沟通,了解他在学校里与人相处的情况。成长不是圈养,而是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发生的。
4、不要以你的眼光去为孩子挑选朋友,给他自己选择朋友圈的权利,但不等于放任他去交往一些不太好的孩子。你可以适当地引导,帮她规避一些可能会让他受到伤害的群体。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