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发现小宝有个问题,非常爱哭。比如吃饭的时候,她坐在凳子上总是不安分,不是把筷子弄丢了就是饭粒丢得满地都是,我觉得自己还算是挺宽容的妈妈,一般第一次会温和的跟她说,但是如果反复几次后,我大抵就要开始说她了:
“跟你说过了,吃饭的时候不要动来动去,你就是不听。”
“再这样就下去,不要再吃了。”
于是,小宝开始嚎啕大哭。
以上是闺蜜聊天时告诉我的。老实说,我也有这样的体验,孩子很小的时候,因为还不懂得表达,所以很多情绪都是以哭与表情来代替;孩子渐渐长大后,慢慢的会有自己的想法,以及,她开始在乎你怎么看待她的所作所为,并根据你所做出的反应进而推动她将怎么做。
那么,孩子的哭,也许正反应了你的一个习惯。先来看看这组图:
讲的是一位爸爸正在专注的看报、喝茶,孩子在开心的吃冰激凌;
突然,可能是由于孩子不小心,也可能由于其他,总之,冰激凌掉地上了。
爸爸淡淡的描述有什么关系呢,就一支冰激凌,这个时候其实孩子已经产生了反感心理。
看着孩子这种表情,爸爸开始责备孩子,言外之意便是都是你自己不小心的以及不听我的话。
孩子彻底失望了,因为爸爸根本不理解他,而是觉得不过是一个冰激凌而已。
孩子的哭闹开始一发不可收拾,这之后的“惨状”可想而知。
小编只能说,这位爸爸,你真是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而一直到最后,爸爸还一直觉得是孩子的错,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这个习惯让孩子的心理愤怒之梯最终爆发,这个习惯便是-----总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那么,假设这位爸爸换种方法,孩子会产生怎么样的行为呢。再来看看以下这组图:
同样的场景。
同样的冰激凌掉到地上。
爸爸开始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嗯,孩子还小,可能不小心就把这么好吃的冰激凌掉地上了,他这个时候是很委屈的。首先我需要理解他,与他产生共鸣,是的,冰激凌掉地上太可惜了。
当孩子感受到你理解他的时候,他可能会开始跟你讲这件事,以及知道获得你的认同,他的心理首先得到了安慰,因为你理解他,而不是指责他。
再进一步,爸爸与孩子开始讨论事情已经发生了。
那么,爸爸拥抱你一下,我们再一起去买个冰激凌吧。
为什么同样的一件事,父母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呢?当然,带给孩子的也是不一样的效果。
说说我自己的事。前不久,女儿开始厌食,婆婆千方百计的用哄、骗、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喂饭,吃是吃了点,但往往用时长,而且女儿始终是以抵抗的状态来吃饭。
这天晚上,我抱起女儿坐在饭桌前。
首先,我宣布吃饭时间到了,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认真对待。女儿还在椅子上爬上爬下。
其次,为了让女儿安静下来,我开始说她感兴趣的,与吃饭有关的绘本。孩子似乎有点转变,盯着我看。这其中我还运用了对女儿一直有效的激励法:“辰很认真的吃完饭了,不管是大象、熊还是长劲鹿都很喜欢跟你玩。”
最后,我与孩子表达了,其实我也不喜欢吃饭,但是不吃饭呢,辰辰会饿没力气,那就不能跟小动物们玩了;妈妈呢,会没办法工作,更可能没力气陪宝宝逛超市了。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与孩子产生了共鸣,获得了认同与理解。辰辰想了想说:妈妈,那我们一起吃饭好不好?
虽然,并不是每件事都能如此顺畅。有时候还得多角度分析,比如吃饭会不会是由于孩子身体不适、长期的“追饭”行为所引起的等等。家长别太着急,循序渐进,从孩子喜爱的事情中引申处理。重要的是,有了宝宝后,身为父母的我们,确实需要反思自己,改掉总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的习惯,而是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当然,保持耐心,别轻易动怒。制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毕竟你冲她指责她开始哭闹,这样的事有了第一次,可能就会有第二次,以及更多,对不对?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