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首先月华要祝所有的朋友们节日快乐,虽然这已经是不属于我们的节日了,但是我们可以保有一颗童心哦!
当我们年纪越来越大,就越来越容易回忆起童年的美好,回想起童年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学习重要吗?功课重要吗?这些与玩比起来,都不重要。
如果童年没有尽情的玩过,如果童年的一切都是妈妈安排的,孩子就会出很多状况。
一个16岁男孩的妈妈觉得孩子问题多多,于是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一见到医生,妈妈就说:“我家孩子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注意力不集中,老是坐不住,上课不能认真听讲;第二,丢三落四,都16岁了,整天还忘东忘西,今天课本没带,明天钥匙忘了,不知道他脑子里整天在想什么;第三,情绪不稳定,常常莫名其妙的发脾气,我每天那么辛苦,他还动不动摆脸色给我看。”
医生发现男孩的问题是大多青春期孩子都会出现的状况,即使不做任何治疗过了这个阶段也会好。就告诉妈妈,孩子没什么问题,不用进行处理。但是男孩妈妈坚持让医生给孩子做治疗。
几次之后,男孩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这对母子从医生的视线中消失了。
过了半年,男孩妈妈又带着男孩出现了,妈妈说她感觉之前的治疗没什么效果,就带男孩换了一家专业医院,去看了精神科医生,开了一些对抗幻想的药,这些药刚吃的时候好像有点效果,时间一长,又恢复原状了。
男孩妈妈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之前的医生好,于是又带着男孩回来了。医生还是坚持之前的方案,觉得男孩的问题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四五次之后,母子俩消失了。
医生第三次见到男孩,是在治疗中心的走道上,男孩头上绑着绷带,佝偻着背,就像一个步履蹒跚的小老头。医生关切的问男孩发生了什么事,男孩妈妈失望的说这个儿子太让她失望了,辗转那么多医院,看了那么多医生,还是问题不断。有一次,男孩妈妈在网上看到有人介绍说某个医院可以通过手术,开颅把孩子的前脑叶白质切除,让孩子安静下来,于是就带男孩去做了手术,把大脑两边的两条神经切断了。
这个手术20世纪上半部分在西方特别流行,残害过数十万人,它是通过让大脑永久性地遭到破坏来让人安静的方法,这种手术,在西方早已被禁止和淘汰。然而在我国却又重新找到了它的市场。
后来,这个孩子因为掌管说话的大脑神经永久性遭受破坏,语言能力越来越弱,慢慢地,他再也不会说话了,永久地安静了下来。
如果要给这个妈妈打分的话,她当之无愧是一个100分的妈妈。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这个妈妈很用心吧,她那么认真地找了这么多方法,如此尽心尽力。但这样的爱你看了会不会觉得窒息呢?会不会觉得这个妈妈变态呢?她这样的方法真的是帮助孩子,还是从精神上杀死孩子呢?
现在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虽然不如这位妈妈这么极端,但是为了不让孩子延续自己的不幸和失败,为了孩子生活更幸福,他们也努力让自己成为完美的父母。
从怀孕的那一刻开始,父母就充当孩子的终生保姆和人生规划师。他们自己节衣缩食,努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让孩子吃最好的食物,穿动辄上千的衣服,买几千一套的玩具毫不心疼,除了不计成本的为子女花钱“投资”外,他们自己也非常努力的学习各种育儿知识,对孩子更是呵护备至,生怕因为自己的不用心导致孩子成长出现问题。有的父母时时刻刻监控着孩子的举动,希望孩子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他们为孩子安排各种“对他好”的兴趣班、活动,孩子受欺负了父母会兴师问罪,孩子上个学全家总动员,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更是紧张得不得了,生怕孩子早恋、学坏。有的父母连孩子大学毕业找工作都不放松,全家一起陪孩子面试,了解公司的情况。
父母们竭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他们爱孩子甚至超过爱自己,总是付出一切努力,只希望为孩子铺平路,为孩子避开所有的困难,让他少受一点苦,少走一点弯路。这样的爱真的好吗?
磊磊已经上初三了,从小到大,他的人生都是按照妈妈安排的路在走,六个月的时候,他开始上早教班,为了抢占优秀幼儿园的入园名额,磊磊1岁时就被妈妈送去幼儿园托班,3岁的时候磊磊开始辗转于各种兴趣班,因为准备充分,磊磊幼升小的时候考入了一所重点私立小学。一直以来磊磊的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妈妈虽然很放心但也一直不敢放松,依然每天帮磊磊安排了各种补习。
进入初中后,磊磊的成绩依然很好,传说中的青春叛逆期居然没有出现,妈妈很开心。
进初三时,妈妈为了磊磊能考入一所理想的高中,让他报名了一个重要的全国性知识竞赛。磊磊很反感,但又无可奈何。参加竞赛耗费了磊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天既要学习学科知识又要准备知识竞赛,非常辛苦,他每次向妈妈表示不参加竞赛,都被妈妈强压下去。最后磊磊在竞赛中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让妈妈欣喜若狂。但公布成绩的那一天,磊磊回家郑重地告诉妈妈:“以前我所有的学习努力都是为你学的,现在我通过竞赛第一名的成绩把付出还给你了。从今天开始,我的人生我自己做主,不许你再干涉。我已经决定了,不读书了!”
至此以后,不管妈妈用什么方法,磊磊都不肯再去上学,妈妈着急得头发全白了。我曾经问过磊磊妈妈,为什么要为磊磊做这么周密的安排,不让他自己来选择做什么、学什么呢?磊磊妈妈说:“如果我不帮他安排,他哪里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好的呢?”
与磊磊妈妈一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觉得他们不懂,所以要帮他们安排。因为担心他们选错而替他们做出选择,这样的结果就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其实,孩子的自信、对好坏的判断力、对自我的控制能力恰恰是在各种选择中建立起来的。正是因为孩子体验过错误的选择,他才能更加积极的思考,更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体会到活着的乐趣。
生命中的很多事情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这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育儿的过程也是一样,虽然为人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少走弯路,少吃苦,但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孩子就携带了整个自然系统的全部智慧和逻辑,就像一颗种子,本身已具备了成就自己的所有可能。
父母需要做的,是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去成长,让他们去经历,去选择,去丰富自己的人生,这样的生命才会更完美。那些努力为孩子安排好一切的“完美”爸妈只会害了孩子。
所以,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得太多。别等孩子失去管控了才后悔你管得太紧。
(来源于网络)
从小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竟然有这个好处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
1883
您抱着我长大,老了我抱着您:孩子,长大后你会对妈妈...
亲爱的宝宝树麻麻们,母亲节来啦!小编在这里先祝愿大家母亲节快乐!今天,先给大家po一组照。...
2030
别让“别人家孩子”伤了自己孩子
我们小时候可能都曾被这个别人家的孩子伤害过,而等我们长大了成了父母,也变得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
1893
拒绝孩子,别犯这3个错误
孩子一天天在长大,需要我们给他们建立规则意识。对孩子来说,刚开始被规矩左右的滋味肯定不好受,于是愤怒...
2504
更多>>
更多>>